乡村全面振兴背景下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意蕴——以济南市平阴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5-07-07 16:32: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农业、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支撑,这种产业协同的发展模式,不仅重新塑造了乡村经济结构,还开辟了乡村价值实现的多重路径。平阴县作为山东省典型的农业县,地处济南市西南地带,近年来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平阴县从农业、文化、旅游以及乡村治理四个维度入手,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内涵,以促进地方发展,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一、有助于推动农业发展转型升级

平阴县依靠推动农业和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为传统农业发展赋予了创新活力,作为国内重要的玫瑰主产区,平阴县依托地方特色品牌优势,在扩大花卉种植面积的同时,发展起玫瑰精油提炼、玫瑰食品加工等深加工行业,极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当地把玫瑰种植跟文旅产业创新融合,实现了从单一农产品生产向全产业链延伸的转变,以平阴“玫瑰小镇”为例,此项目把种植、加工、销售及休闲观光等环节进行了巧妙融合,创建出集生产、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产业模式,参观者在这个地方可亲手采摘鲜花,又能学习传统工艺,此类互动式参与体验既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需求,也为当地农民拓宽了收入的渠道。

二、有助于促进乡村文化传承创新

农文旅融合发展给平阴县乡村文化的传承及保护提供了全新载体,平阴县拥有玫瑰酿酒技艺,东阿镇“福”牌阿胶的制作技艺等非遗资源,当地将这些非遗资源融入旅游体验内,不仅让传统技艺得以传承与发展,还为它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就如平阴中华玫瑰博览园,完整呈现了玫瑰的种植历史、传统加工技艺等,成为传播玫瑰文化的核心窗口。此外,这种产业融合模式也促进了乡村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当地巧妙地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艺术表现手法相融合,营造出别具一格的乡村文化风貌,像依托传统村落打造的“画家村”,引来众多艺术工作者入驻开展创作活动,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这种文化创新探索不仅拓展了乡村旅游的内涵,更切实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同时,平阴县通过定期举办玫瑰文化艺术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既展现了当地的独特风采,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三、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和竞争力

平阴县凭借丰富的农业资源,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出一系列有特色的旅游路线,平阴县文化和旅游局推出了“玫瑰有约浪漫风情游”,该路线将玫瑰种植基地、加工企业、文化场馆等地点连接成一体,让游客在游玩之际,全面认识玫瑰产业链;而“黄河风情游”路线把沿黄生态景观与传统民俗元素进行有机融合,让游客拥有了沉浸式文化体验。在完善旅游配套设施这一工作上,当地政府采用了多项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如发展特色民宿产业集群,构建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等。此外,平阴县还充分借助数字技术,采用短视频平台创意宣传、网络直播互动推广等办法,着实提升了地方旅游的公众认知度,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四、有助于优化乡村治理体系

农文旅融合发展对平阴县乡村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了新机遇。农文旅融合发展有利于打造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新局面,政府负责规划指导与政策落实,企业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村集体实施组织协调举措,农民积极参与建设,形成了良性互动局面。例如,在平阴县玫瑰小镇建设中,政府负责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企业承担起项目的运营事项,农民以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参与,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同时,农文旅融合也促进了平阴县乡村治理模式的创新;例如,平阴县开展“党建+产业”模式探索,依靠党组织引领产业的推进,带领村民一起走上致富道路;平阴县洪范池镇结合当下工作实际,推出了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积分制管理规范,将评价标准量化,提升了乡村振兴工作专员管理的可实施性与精准度;此外,平阴县还把环境卫生、诚信经营等项目纳入考核内容里,进一步激发了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这些创新举措切实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总之,平阴县的实践说明,农文旅融合发展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多重的价值意蕴,它不但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非遗传承创新、文旅融合发展,还优化了乡村的治理体系。未来,平阴县要进一步推动农文旅融合,增进地方文化产业协同合作,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地方治理新模式,同时,其他地区可以借鉴平阴县的成功经验,依照本地实际情形,探索与自身实际相适应的农文旅融合发展途径,共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齐鲁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帅)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