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敬峰:扎根乡土践初心 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发布时间:2025-07-08 11:02:3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武台镇党委、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从山东潍柴雷沃传动有限公司毅然辞职后,孙敬峰回到家乡,担任水沟二村书记。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他勇立潮头,积极与水沟村省派第一书记岳振合作,以“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扎根乡土、敢为人先,从破解民生难题到激活文化引擎,再到夯实基建根基,充分发挥基层“领头雁”作用,带领村民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
破困局,十年顽疾一朝解
水沟村幼儿园前的南北路,曾是困扰村民多年的断头路。一栋房屋横亘路中,致使车辆驶入后只能倒出,每逢放学时段,狭窄逼仄的道路险象环生,多年来交通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师生与村民的安全。面对这块“硬骨头”,孙敬峰主动扛起责任,将群众安危放在首位。他不厌其烦地21次登门沟通,从倾听村民诉求到协调各方利益,用耐心与真诚逐步化解矛盾。最终,补偿协议顺利达成,挡路房屋成功拆除,500米崭新道路拔地而起,彻底贯通南北,终结了长达十年的交通顽疾。如今,放学时分道路畅通无阻,4000多名村民彻底告别了提心吊胆的日子,这条“连心路”成为孙敬峰心系群众、为民解忧的生动见证。
水沟村幼儿园前断头路打通前后对比图
兴文化,非遗焕彩助民富
孙敬峰深知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他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掘本土挑花文化的深厚价值,主动牵线搭桥,成功引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挑花传承人邢爱芝女士。在邢爱芝女士筹措300万元资金的基础上,孙敬峰充分发挥“当家人”作用,带领团队盘活13处废旧宅基地,将闲置资源转化为发展沃土,建成挑花博物馆与手工坊。他组织30人次参与技艺培训,邀请传承人亲自授课,带动包括残疾人在内的8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让传统挑花技艺从“尘封记忆”变为“致富法宝”。同时,孙敬峰与水沟村省派第一书记岳振紧密协作,在博物馆设立助学课堂,并引入数字技术打造线上展馆,推动传统文化“破圈”传播。如今,挑花文化不仅成为村庄的闪亮名片,更带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水沟村挑花博物馆
筑根基,产业动脉通四方
基础设施是乡村发展的“命脉”。为打破交通瓶颈对产业的制约,孙敬峰积极与水沟村省派第一书记岳振奔走合作,多次前往武台镇争取乡村振兴资金,力主在西山修建4.1公里生产路。从路线规划到施工建设,他全程紧盯质量、协调矛盾,确保每一寸土地都发挥最大效益。道路建成后,农产品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不仅降低了村民的生产成本,更吸引了众多客商走进村庄,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这条蜿蜒的“产业路”,串联起田间地头与广阔市场,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水沟村4.1公里生产路俯瞰图
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到挖掘文化富矿,再到夯实发展根基,孙敬峰始终以实干为笔、以民心为墨,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他用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更成为水沟二村迈向幸福未来的坚实脊梁。在他的带领下,水沟二村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目标大步迈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新图景。(青岛农业大学派驻武台镇水沟村第一书记:岳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