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大垭乡:小葡萄藏着致富大秘密

发布时间:2025-07-08 14:19:4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仲夏时节,走进重庆市彭水县大垭乡大垭村4组,一座座葡萄大棚在山间依势排开,大棚里藤蔓繁茂串串葡萄晶莹饱满,村民正忙着抹芽、打顶、疏果,为丰收做最后的准备。

这个葡萄园是村集体与重庆彭椒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特色产业项目。2020年,大垭村整合22亩闲置土地,与企业共建13座标准化大棚,发展蜜利、夏黑、醉金香、巨玫瑰4个葡萄品种,探索“村集体+公司”合作新模式。

“今年葡萄长得特别好,估计每棚能产800多斤,13个棚就是一万斤左右。”大垭村4组组长、葡萄园负责人刘顺明一边打顶一边说,“每株产15斤,市场价10元左右,产值估计接近10万元。”

园区由村集体负责日常管护,公司负责技术和销售,按5∶1比例分红,村集体预计可收入8万多元,企业也实现良性回报。

“疏果、打顶、抹芽这些环节都很关键,要让营养集中供给果实。”刘顺明说,“葡萄园以前没人管,差点荒了。现在管好了,大家信心更足了。”

为破解“地处偏远、销路难”的问题,大垭村今年试点推行“认领制”机制,鼓励政府职工、村民代表、辖区单位等以“一人一株”方式认领果树,由村集体统一管护,成熟后认领人自行采摘。

“这种方式既增强了体验感,又提前锁定了部分销售,推动村集体经济品牌建设。目前已有不少单位参与。”大垭乡党委副书记陈小东表示。

即使出现销售不畅的情况,村民和村集体也无需担忧。彭椒农业公司承诺将以8元一斤的价格对剩余葡萄进行保底回收,用于酿造葡萄酒,保障了产业的稳定运行。

“这两年,村里还完善了滴灌、施肥等设施,彭椒农业公司派出技术人员定期巡田,管护更科学了。”刘顺明介绍,成熟期将安排村民统一采摘,进一步提升采摘效率和葡萄品质。

葡萄园还带动了村民增收。土地流转按每亩210元支付租金,日常管护和采摘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务工岗位。“去年我在园子里打工挣1万多元,还能就近照顾家庭。”正在大棚里疏果的村民罗长琼说。

“过去这里是‘空心村’,现在人气也回来了。”陈小东介绍,产业发展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持续建设。接下来,村里计划扩大种植规模,逐步将认领制推广为常态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参与。

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不仅寄托着村民对丰收的期盼,也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通过“村企合作+认领制”双轮驱动,大垭村正蹚出一条产业兴、集体强、群众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钟建、周术军、彭雪)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