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学生“三下乡”研学+助农“玩”出新花样
发布时间:2025-07-09 15:23:5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展以来,全国各大高校学子走进农村,用所学所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7月8日,湖南中医药大学30余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留学生来到湘潭湘乡市,在油茶特色产业镇龙洞镇开展“了解新农村、助推新农业”研学+助农实践活动。中外青年通过志愿服务、研学体验、产业调研、新媒体推介等形式,深度感知乡村振兴的生动画面,“玩”出了“三下乡”新花样,也为当地特色产业注入国际化视角与青春动能。
龙洞镇地处湘乡市北部,是开国大将陈赓、谭政的故乡,这里生态环境又没、广泛种植油茶。在龙洞镇楠香村党群服务中心,国际志愿者们与村里的油茶种植农户孩子结成对子,一起制作手绘草帽和中药主题贴画,现场洋溢着欢声笑语。来自巴基斯坦的兰苑手把手教6岁的朵朵制作贴画,并将中医传统文化知识潜移默化地教给她:“这是中药材枸杞,可以补气血。”兰苑一边制作,一边轻声讲解。
随后,在吴记禾泉湖农业生态庄园,湘乡“蛋糕花”非遗传承人燕师傅指导大家制作、品鉴这道由茶油与当地特色食材制成的文化美味。洋学生们仔细观察着“和、摔、抹、卷”每一道工序,感受其中凝结的湘乡饮食文化与匠心传承。
当前,龙洞镇正全力培育油茶产业。中外大学生对正在壮大这一乡村产业也兴趣浓厚。烈日下,大家来到油茶林基地。轻轨运输车、智能灌溉系统、林下觅食的黑山羊,让洋学生们感到很新奇。“大家跟随我的镜头看过来,这里就是油茶种植面积达16万亩的油茶林……”兰苑举起手机,和同伴一起拍摄记录下研学感受。在茶油加工龙头企业——江山沁园公司参观自动化生产线后,她更是直言大开眼界。全自动生产线上,一瓶瓶色泽清亮、油香芬芳的茶油随着传送履带被送到包装车间,进行统一包装和质检后,发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
“今年春天,第一次来时主要感受传统农耕文化,这次看到现代化生产,亲身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振兴’二字的份量。”兰苑用流利的汉语说,时隔两个多月后,当她以“三下乡”志愿者再次来到这里,她对龙洞镇印象更加全面、深刻。“这些很好的农产品,我希望通过我的推介让更多外国人能了解它、喜欢它!”
据了解,湘乡市将油茶、茶叶作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农村特色支柱产业和重要富民产业来抓,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不断做大做优“两茶”品牌,朝着打造全国重点产茶县和“油茶之乡”的目标稳步迈进。“我们通过建立‘芒果研学团’实践基地,举办中外青少年研学活动,引导更多人走进龙洞、了解龙洞,为宣传推介龙洞打开另一扇窗口,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共同助力农洞镇乡村振兴、打造油茶特色产业。”龙洞镇党委书记周泽宇表示。
“国际学生‘三下乡’是他们了解中国、认知中国的创新实践,也有助于将中医文化、国际交流、创新创业与乡村振兴、产业赋能进行创新融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田雪飞教授表示,学校近年来持续组织国际学生前往长沙县、涟源市、湘乡市等地开展“三下乡”研学活动,为当地的农文旅融合、乡村教育和公益事业提供了国际化思路,同时搭建了校地合作、产学研交流的新平台,并将持续为乡村振兴事业引入智力支持与创意资源。(郑凯鹏、王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