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寻踪:合工大学子开蒙童心·问需街巷

发布时间:2025-07-10 11:15:5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合工大“情系酉水新生,法护苗乡未来”暑期实践团队与7月9日上午在泸溪县总工会户外劳动爱心驿站向小朋友开展了普法课堂,分别讲述了未成年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人身权利以及监护人制度;团队下午走访泸溪县各街道,采访近六十位居民、党员、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当地居民关切,后前往泸溪县画壁景区、滨江大草原以及沅江调查取景,获取乡土素材。

山岛竦峙,沅江汤汤。上午九时许,一群来自合肥工业大学的年轻身影在泸溪县总工会户外劳动爱心驿站内开启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普法小课堂。面对十余名当地孩童清澈而好奇的目光,实践团的成员们化繁为简,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孩子们听得懂的故事与场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八岁以后,用零花钱买个小文具,是法律认可的小小‘权利’哦!”主讲人从“民事行为能力”切入,用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年龄与行为效力之间的关系。当讲到“人身权利”时,团队成员着重强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不容侵犯,引导孩子们识别潜在风险,学会勇敢说“不”。当讲到“监护人制度”时,他们则用温暖的语言解释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职责,强调家庭是孩子们最坚实的法律后盾。课堂互动频频,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懵懂而又清晰地触碰到了法律保护他们的屏障。

图1 通过玩具向孩子们讲述法律小知识

下午,实践团成员的身影出现在泸溪县城的各条街道与社区。他们怀揣着精心设计的问卷,以谦逊的态度,走访了三十余位当地居民、老党员以及社区工作人员。“您在具体执行居民公约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您对未来的居民公约在内容和执行上有哪些憧憬?”一位社区干部面对学生们的提问,坦诚分享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一位带着孙辈在街边纳凉的老党员,则深情回忆了本地民风的淳朴变迁,并对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殷切期望,“你们以后还可以多来看看这里,每次来都可以用你们学的法感染这里的娃娃,最后让大家都懂法…”在街角小店里,店主一边忙碌,一边感慨:“现在娃娃们懂法,是好事!我们小时候可没这么多渠道了解。”这些来自不同视角的声音,汇聚成一份份珍贵的访谈记录,为实践团理解泸溪县基层治理,提供了最接地气的一手资料。

图2 团队成员走街串巷,访谈居民

结束街头走访,实践团并未停歇。他们先后前往泸溪县极具代表性的画壁景区、开阔的滨江大草原以及滋养这片土地的沅江之畔。在那些镌刻着岁月与民族记忆的巍峨断崖山前,队员们思考着如何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像山上的葱郁树木一样,以更贴近本土文化的形式“植”于人心。滨江大草原的辽阔与沅江水的奔流不息,则让他们联想到法治精神应有的包容与恒久力量。他们在此取景、记录,不仅是为了留存调研的影像资料,更是希望捕捉这片土地特有的精神气质,探索团队的法治宣传如何更好地融入地方文脉与自然环境,使其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

图3 团队在沅江江畔取景调研

一天的行程紧凑而充实。从驿站里孩子们专注的眼神,到街头巷尾居民们坦诚的交流,再到山水之间对法治文化落地的思考,合工大“情系酉水新生,法护苗乡未来”暑期实践团的每一步,都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一次普法课堂的影响或许有限,几十份问卷亦难窥全豹,但正是这无数个微小努力的汇聚,能推动法治意识的涓滴成河。泸溪的山水与民情,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场域。(彭明)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