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管职院暑期“三下乡”:青春智慧赋能乡土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10 11:15:5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商学院“鸣玉青锋”实践团赴重庆市南川区鸣玉镇,以“智慧物流进乡村、绿色通道助振兴”为主题,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问诊痛点,疏通“物流血脉”

“鸣玉镇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但生鲜出村竟然这么难,这一刻我才真正理解了课堂上‘物流瓶颈’的概念。”实践团成员向爱华在听完基层干部漆姗的介绍后感慨地说。

据漆姗介绍,鸣玉镇虽有“稻香渔歌”示范长廊和丰富的特色农产品,但受限于山区地形,亟需改善物流现状,解决农产品外销与村民生活物资流通难点。

带着问题意识,学生们一头扎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通过问卷调查、入户访谈,一笔笔记录下农产品运输路线、成本构成、损耗率与配送周期等关键数据,重点剖析“生鲜出山难”“农资进村慢”等核心痛点。他们用专业知识剖析症结,创造性提出“错峰运输调度”等针对性解决方案,强调优化物流网络、降低成本是激活当地经济的关键钥匙,为鸣玉镇发展注入了专业的思考动能。

躬身劳作,架起“云端致富桥”

实践团走进生产一线,在“稻香渔米”共生田里,见证“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智慧。在桑叶采摘基地陡峭的山坡上,烈日炙烤汗水浸透衣衫,“防晒霜融进汗水里,才真正懂得敬畏劳动本色、珍惜粒粒辛苦。”成员陈湘水抹去额头的汗珠,感触地说。

接着,在蚕桑养殖基地,实践团成员们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系统学习了幼蚕饲养、温控管理和蚕茧采收等全流程技术,成员们边看边思,结合物流专业知识,积极为优化蚕桑产品运输销售链路建言献策。

此外,实践团成员将知识转化为行动力,在直播镜头前,变身为“乡村推荐官”,热情洋溢地推介“稻香渔米”,讲述鱼稻共生的生态故事,解密蚕桑匠心工艺。一场近三小时的直播,累计吸引逾1400人次观看,有效拓宽了当地农特产品的“云端”销路。“累,但值得!能为乡亲增收出份力,自豪!”成员田志鹏的声音透着疲惫更充满力量。

智慧课堂,拥抱“绿色未来”

实践团还将知识课堂搬到乡村一线。在鸣玉镇政府,一场名为“智启物流新篇,童趣探索同行”的宣讲活动向村民介绍无人机配送、智能分拣、绿色物流、数字化工具及冷链技术等前沿科技赋能乡村物流发展的新模式,点燃乡村拥抱智慧未来的火种。

与此同时,“小手拉大手——垃圾分类童趣探索同行”实践课如火如荼。生动的图文动画、实物演示揭开环保奥秘;“垃圾回家”趣味分类、环保知识抢答、创意手作比赛……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化身“环保小卫士”,绿色理念悄然扎根心田,更牵动起整个家庭践行环保的行动。

本次实践团带队负责人表示,“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平台,更是一堂行走在田间地头的大思政课,真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让“技能成才,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商学院供稿)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