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十载 再谱华章——图们篇】砥砺前行 绘就美丽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10 11:15: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十年来,图们市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绘就了一幅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美丽画卷。如今的图们,正以崭新的姿态,展示着十年发展的丰硕成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畜牧养殖:绿色循环促发展

走进延边来亿畜牧养殖公司内,鸡舍整齐排列,蛋鸡欢快觅食,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里已成为吉林省内私人运营中规模最大的蛋鸡厂,年存栏蛋鸡45万羽,出栏15万羽,产蛋9000吨,年销售额达6000万元,占据延吉市鸡蛋份额50%以上。

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来亿蛋品计划筹资4亿元,在长安镇龙家村建设图们市人参鸡蛋产业园养殖区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东三省规模最大的蛋鸡厂。这里不仅将建设多栋育雏舍、产蛋舍等设施,还配套建设有机肥厂和饲料厂。通过发酵技术将鸡粪转化为有机肥,把人参渣等加工成饲料,实现资源循环利用,走出了一条绿色养殖之路。

民俗村寨:文旅融合展新貌

走进图们市石岘镇水南村,朝鲜族特色的房屋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村道旁,朝鲜族村民们笑容满面。这个朝鲜族人口占99%的民俗村,如今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水南村围绕“毓秀水南、和美宜人”的总体目标,大力开展边境村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便捷的数字乡村服务平台,让村民生活日益便捷。“物业进村”工程更是让村庄管理井井有条。这里还依托研学旅游资源及特色民俗体验资源,打造研学+红色+民俗+产业融合的新型旅游模式,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水南村先后荣获“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殊荣,成为了图们市文旅融合的一张亮丽名片。

口岸通道:升级改造焕生机

图们口岸进出境通道上,车辆来来往往,一片繁忙。作为边境重要通道,其提升改造工程备受瞩目。该项目总投资1.86亿元,道路部分已完工,崭新的路面宽敞平坦,两侧的景观焕然一新。

口岸大街以1公里为区间,打造了“图们门户”“图们故事”“国门口岸”三个主题分区,将图们的历史文化与现代风情融入其中,成为了城区经济文化、边境旅游的中轴线。“图们门户”八叶桥也在改造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这座有着历史底蕴的桥梁,在保留文物桥的基础上进行拓宽改造,改造后的桥梁总宽度达42.5米,通行能力大幅提升。

黄牛养殖:创新模式助增收

图们市月晴镇岐新村黄牛养殖项目基地内,牛舍宽敞明亮,黄牛或站或卧,享受着快乐时光。

该项目总投资790万元,建设了多栋牛舍及配套设施。为了让农户放心养殖,村里创新托管代养模式,“托牛所”根据农户实际需求,采取服务型寄养、服务型代养、收益型代养等三种模式进行寄繁代养。这种创新模式,既解决了农户的养殖难题,又增加了他们的收入,让岐新村的黄牛养殖产业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助力。

文化广场:团结融合聚民心

盛夏的图们江广场宽阔整洁,各族群众和游客在这里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广场位于中朝界河图们江边,与朝鲜南阳工人区隔江相望,面积7.1万平方米。

这里曾举办过9届中国图们江文化旅游节,创下了最大规模同时表演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国朝鲜族长鼓舞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24年,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规划,这里打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公园。以“团结融合”为主题,通过“一场一区一馆一中心”的布局,设置主题公园广场、群众娱乐休闲区、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及青少年活动中心4个部分,并将中华文化元素和民族团结理念有效融入广场整体建设,使这里成为促进各民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综合教育实践基地。

粮储中心:惠农利民稳根基

图们市凉水镇德鑫惠农粮储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建成后将有4个标准化粮食仓储库房,库容约15000吨。

粮储中心配备了风干仓等设备,可就近提高粮食产品干燥率,增加粮食产品附加值。这不仅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还能提高农民集体收入,为乡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农民们丰收有了更可靠的保障。

从畜牧养殖的绿色循环,到民俗村寨的文旅融合;从口岸通道的升级改造,到黄牛养殖的创新模式;从文化广场的团结氛围,到粮储中心的惠农利民,处处都彰显着图们市发展的活力与团结的力量。今后,图们市各族人民将携手共进,续写更加美好的明天,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图们市委宣传部)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