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瓜口诀”里的基层智慧

发布时间:2025-07-10 11:15: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民间俗语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在“如坐深甑遭蒸炊”的炎炎盛夏,西瓜是当之无愧的解暑利器。沙河西瓜作为“沙河四宝”之一,以其皮薄瓤红肉脆、甘甜爽口多汁的绝佳品质,在宜宾家喻户晓。勤劳朴素的沙河人民在挑选西瓜时有“六字口诀”,从选瓜到做人,党员干部不妨“以瓜为师”,从这“选瓜口诀”里参悟基层事务的“干事口诀”。

从“纹理清,纹路匀”中以规矩为纹,刻清正品格。优质的沙河西瓜瓜身纹路清晰匀称,若青瓷开片,匀净舒展,这是自然孕育的准则,亦是品质的外在彰显。纹乱则瓜涩,心乱则政浊,党员干部当如这纹路分明的西瓜,心有规矩、行守戒律。从诸葛“静以修身”的竹简,到包拯“不持一砚归”的砚台,再到焦裕禄摞补丁的藤椅,都告诉我们:时代变迁,西瓜的品种或许会变,发展的风口或许会转,但廉洁作为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永远不会改变。新时代干部要做“纹路清”的“良瓜”“甜瓜”,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用规矩之笔勾勒“三不腐”的清晰底线,让每道惠民政策都如瓜纹般经得起阳光检视,让廉政之风吹遍清廉之乡。

从“音浑厚,有共鸣”中以人民为本,耕责任之田。热爱吃瓜的沙河人挑选西瓜时,总爱一手熟练托举,一手轻敲瓜身,成熟的西瓜会发出清脆浑厚的回响声,伴有微微震动的共鸣感。这声声共鸣,恰似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心灵共振。基层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是直面问题矛盾的第一线,也是党员干部成长的“必经之路”。与群众同频共振、同心共情,奔着问题去,找准问题干,跟着问题走,将芳华绽放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洪救灾等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少一些“之乎者也”的书面语、多一些“生活怎样”的真感情,少一些“高深晦涩”的官样话、多一些“收入几何”的实在问,少一些“繁文缛节”的形式语,多一些“就医便捷”的务实忧,才能让“民声”与“政声”始终同频共振。

从“瓜脐小,瓜瓤实”中以能力为纲,练担当之肩。繁华的五十米大道上,精明的瓜贩总把瓜脐小的西瓜放在显眼位置,因其瓜皮更薄、口感更佳。这小小的瓜脐,蕴含着“以小见大”的智慧。“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黄文秀用“扶贫日记”丈量百坭村的每寸土地,廖俊波以“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的理念打造政和速度,他们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书写了大写的人生。新时代的“瓜田”里,干部当如“瓜脐小”的精品,甘当“小学生”,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心头大事”,在急难险重中淬炼应急本领,在数字经济浪潮里升级服务技能,在千锤百炼中铸就干事创业的“铁肩膀”“硬脊梁”,用扎实“内瓤”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在基层的广阔天地中展现作为、担当重任。

“无酒不成席,无瓜不成夏。”从选瓜台到办公桌,从瓜田到民心田,人民群众用舌尖上的智慧启示我们,唯有每位党员干部都成为良瓜搬纹正、声实、瓤厚的优质公仆,才能让政策的“甜度”沁入百姓心脾、润泽八方。(沙河镇人民政府:曾以潇)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