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洲区新城人大:“充电三部曲”奏响民心乐章
中国网 2025-07-10 14:26:52

“现在充电真是方便,这么多车位随到随充。”站在亚厦风和苑小区新建的电瓶车充电棚前,居民李阿姨笑得合不拢嘴。曾经因“飞线充电”“推车入户”被频繁投诉的老旧小区,如今新增6座充电棚、90个充电桩及120个车位,彻底告别了“抢位战”。而这背后,是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人大新城街道工委以民声为指引,通过“议事、监督、长效”三部曲,在基层治理中写下的一笔生动注脚。

议事曲:睦邻议事厅里的“民声合奏”

“充电桩建在哪里?费用谁来承担?”2024年4月,在亚都社区亚厦风和苑睦邻议事厅里,一场“火药味”十足的微型议事会正在进行。针对高层住户电瓶车充电难题,区人大代表康雪莉与社区干部、业委会成员、物业负责人等围坐一圈,以“解剖麻雀”方式逐项破题。

“我家住顶楼,天天扛电瓶上下楼实在吃不消。”“飞线充电是很危险,但总要给人留条路……”眼见居民情绪激动,康雪莉立即合上笔记本,果断回应:“今天不绕弯子,大家一起商量解决办法!”会后,她根据群众意见形成《关于建造老旧小区电瓶车充电棚的建议》,并及时向街道应急消防管理站等部门反馈。不到一周时间,融合避让儿童活动区、防雨顶棚设计、限价充电等要素的6套建设方案,经过三轮议事恳谈,以98.36%的居民支持率通过。

这场“民声合奏”并非孤例。在东升社区咖尔花园小区,针对地下非机动车库“脏乱差+无序充电”的双重顽疾,人大代表牵头召开现场议事会,多次与小区业主、部门负责人等进行实地勘察,最终敲定改造方案:采用防火隔板划分独立充电区、加装智能烟感系统、增设24小时监控探头。“人大代表真贴心,连地面的防滑纹路都帮我们想到了。”居民陈大伯开心地说。

监督曲:充电棚建设的“护航协奏”

2024年5月12日,亚厦风和苑首座充电棚动工,头戴安全帽的区人大代表方威提前抵达施工现场。这位当过业委会主任的小区治理骨干,手持工程平面图逐项核验:“消防通道要留出足够空间,喷淋装置要能覆盖整个充电区!”施工方负责人苦笑道:“您真是比监理还专业。”

“人大代表不能光听汇报,要用脚底板‘量’出质量!”为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人大新城街道工委创新推出“双线监督”机制,在线上建立“充电棚建设工作群”、接受居民“云监工”的同时,线下组建由人大代表、居民代表及专业人士等构成的监督小组,定期开展“问题销号会”。在咖尔花园地下车库改造中,监督小组发现照明线路未做防火套管,当即提出停工建议,督促限期整改。

这种“较真”精神贯穿全程。在建设阶段,居民对设施使用流程提出意见,人大代表连夜协调技术部门优化方案;在启用初期,排水系统、标识标牌等配套设施出现问题,代表们迅速组织物业、施工方及居民代表协商整改。项目完成后,人大新城街道工委及时总结“居民参与+代表协调”的治理经验,并将其纳入民生项目清单,全面启动“试点—评估—推广”程序。

长效曲:全街道治理的“民生交响”

充电棚建设是起点,长效治理才是关键。2025年上半年,人大新城街道工委牵头组织了一场特殊的“成果验收会”,对街道办事处累计投入200余万元改造完成的38个小区、268处充电场所进行实地视察。然而,代表们关注的焦点却是“如何让好政策不变形走样”。“不能建完就撒手,得防‘回潮’!”区人大代表王晧的话掷地有声。

为此,人大新城街道工委推动构建“三级守护”机制:社区网格员每日巡查充电棚使用情况,实时监测;应急消防管理站每周抽查消防设施,确保安全;人大代表每月开展专题视察,精准指导。从加装夜间应急照明系统到充电数据实时接入数字化治理平台,居民提出的50多条合理化建议均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闭环处置,满意率高达99.25%,真正让“民声”转化为“民生”的持久温度。

更深远的变化在制度层面发生。《住宅小区电瓶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集中充停场所安全管理公约》等机制相继出台,将“亚厦经验”转化为全街道通用规范。针对老旧小区空间资源不足的共性问题,人大代表推动实施“三微改造工程”:利用边角地建“微车棚”、在楼道口设“微充电点”、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提供“微服务”,形成了一套具有示范价值的治理模式,目前已在全区推广应用。

“充电桩连的是电路,通的却是民心。”如今,漫步在街道各个小区里,充电棚顶的防火材质在阳光下泛着光泽,地下车库的智能烟感器静静守护着安全,而睦邻议事厅的灯光依旧常亮。那里,人大代表与居民群众面对面交流的身影,正续写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治理新篇。(章育新、陆卫兵)

查看网址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