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如灯:武冈市第二中学教师何智明用生命点亮教育之光

发布时间:2025-07-10 15:39: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湖南省武冈市第二中学,有这样一位特殊的数学老师:54岁的他,身患糖尿病十七年,经历过脑梗抢救,却始终坚守讲台;接手"差班",也能创造逆袭奇迹,用温暖托举每个孩子的梦想。他,就是被师生们称为"生命灯塔"的何智明老师。

病躯的坚守:讲台是最好的"止痛剂"

清晨五点半,武冈二中家属楼的第一盏灯总是在何智明老师房间准时亮起。他熟练地给自己注射胰岛素——这个动作,他已重复了6500多天。十七年糖尿病史、一次脑梗抢救、无数次低血糖昏迷,从未让他萌生退意。"只要还能站着,就不能离开讲台。"这是他对自己的承诺。

2025年2月,刚从脑梗抢救中脱险的何智明,躺在病床上仍放不下即将中考的学生,要求医生让他早点出院。护士劝他安心休息,他却恳求:"离中考只剩120天了,孩子们等不起。"这样的场景,在他的教学生涯中早已是常态。

十七年来,他的口袋里永远装着"三件宝":胰岛素笔、血糖仪和写满公式的小抄。每节课间,办公室角落总会出现他测血糖的身影——数值高了补针,低了嚼块糖,转身又精神饱满地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就忘了自己是病人。"这句朴实的话,道尽了一位师者对教育的赤诚。学生们常说:"何老师的课堂,教的不只是数学,更是怎么好好活着。"

差班的逆袭:让每个生命都绽放光彩

2024年9月,何智明接手了一个"问题班级":卫生角堆满废纸,后排学生上课酣睡,数学平均分比年级倒数还低12分。面对同事"能行吗"的担忧,他只说了句:"每个孩子心里都有光,就看老师会不会点燃。"

他的"逆袭计划"从细节起步:迟到的学生安排做值日,用责任唤醒自律;搞"师徒结对",让优等生带基础弱的同学,在互助中共同进步;晨读时给犯困的学生递薄荷糖,晚自习用铅笔轻敲走神者的错题本……点滴关怀中,班级风气悄然改变。

学生陈鑫鸿曾因数学太差哭着说"学不会",何智明与他定下"每日一问"的约定。三个月后,这个曾对数学绝望的孩子,试卷上出现了102分,旁边还写着:"何老师,我还能更高!"

当贫困生刘俊男面临着24万元的高昂手术费时,何智明红了眼眶。他带头捐款,发动学生凑出4287.6元送到刘俊男家。痊愈后的刘俊男在周记里写道:"原来黑暗真的会被光照亮。"

2025年中考,这个曾垫底的班级创造了奇迹:57人全过普高线,数学平均分跃居年级第三。

二十六载的答案: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

何智明的办公室抽屉里,摞着半尺高的荣誉证书:武冈市优秀班主任、政府嘉奖、国家级论文一等奖……但他更珍视的,是学生们的"小心意":陈鑫鸿的117分的数学试卷、刘俊男画的全家福、毕业生寄来的明信片,每一件都承载着师生间的温情。"老师的责任不是教书,是托着孩子们往上走。"这句话,成了他的教育信条。

26年教坛坚守,这位与病痛赛跑的老师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教育,是生命对生命的唤醒;师者如灯,纵然历经风雨,光芒亦能穿透岁月,照亮无数前行的路。 (周家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