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小村庄写好“大治理”文章 朱双楼村五年零越级信访的和谐密码
发布时间:2025-07-11 15:46: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河南省淮滨县张里乡朱双楼村,一幅“串门不锁门,议事不红脸”的和谐图景正生动铺展。这个看似普通的村庄,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笔,深植党建引领之根,连续五年实现“无一起矛盾纠纷激化升级、无一人赴县级及以上信访部门反映问题”,村级矛盾纠纷化解率更是达到100%,成为当地基层善治的闪亮标杆。
朱双楼村治理成效的核心密码,首先在于党建引领的“主心骨”作用。该村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功能,通过党员责任区划分、先锋岗设立、星级评定等措施,将党的组织力精准注入治理末梢。党员骨干们不仅活跃在政策宣讲第一线,更成为矛盾排查化解的“前哨兵”,织就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红色治理网”,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群众关切及时“上达”。
面对基层治理的千头万绪,朱双楼村将“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精髓内化为务实举措。村内建立起常态化、网格化的矛盾排查机制,依托村组干部、老党员、乡贤等力量组成调解队伍,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村干部介绍:“我们坚持抓早抓小,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里就把问题谈开、心结解开。”五年来,累计化解各类邻里、土地、家庭纠纷上百起,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矛盾就地消”。
朱双楼村深知政策知晓度和落地感是凝聚人心的关键。村两委创新宣传方式,利用大喇叭、微信群、宣传栏及入户走访等多种途径,将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惠农政策、法律法规及时准确传递,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与此同时,村“两委”班子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田间灌溉难题、道路修缮,还是村民就医、农产品销路等“急难愁盼”,村干部都千方百计协调解决。一件件惠民实事的落地,如春风化雨,显著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村里风气正了,矛盾少了,大家心思都用在发展上,邻里互助、勤劳致富的氛围越来越浓。”朱双楼村包村干部朱科感慨道。五年“零越级信访”、矛盾100%化解的背后,是朱双楼村治理效能的显著跃升,是干群关系的鱼水情深,更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和谐基石。
朱双楼村的生动实践有力证明,只要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党建强引领,以真心换民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身边事,就能在基层沃土中培育出持久稳定的和谐之花,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最坚实的基础。这个豫南小村的故事,正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着一份充满泥土芬芳的“朱双楼方案”。(淮滨县融媒体中心:李汶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