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倾心文艺事业 建设文化强国
发布时间:2025-07-14 11:28: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文艺事业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事业,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是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广大文艺工作者当始终崇德尚艺,心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艺术理想的坚守,努力塑造更多生动鲜活的承载时代精神的银幕形象,用更多精品佳作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文化强国多作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历史和实践都证明,坚持党的领导,坚守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文艺工作者们创作出众多经典作品,如歌剧《白毛女》,它诞生于革命年代,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动人的艺术表达,鼓舞了无数人的斗志,激励着人们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在新时代,《山海情》生动展现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彰显党带领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不懈努力。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党领导文艺事业发展的生动见证。惟有坚持党的领导,文艺事业才能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反映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
坚定文化自信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精品的底气。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增强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滋养,才能在创作中展现出独特的中国气派和中国风范。近年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火爆出圈,它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以舞蹈的形式呈现,通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挖掘和创新表达,让观众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以唐诗为线索,展现唐朝的盛世与诗人的豪情壮志,让人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惟有坚定文化自信,文艺工作者才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创作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时代精神的精品佳作。
扎根生活沃土是文艺创作永不枯竭的源泉。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回看历史经典,北朝乐府民歌《敕勒歌》以浅近明快的风格生动展现了游牧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红楼梦》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经典巨著,源于曹雪芹对当时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与细致入微的剖析;鲁迅能够塑造出祥林嫂、阿Q等生动人物形象,也是因为他深刻洞悉底层民众的处境及其精神世界。在当代,电影《我不是药神》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反映了普通百姓在医疗问题上的困境与挣扎,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文艺工作者只有深入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做人民的“小学生”,了解人民群众的劳动艰辛、关心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捕捉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多彩生活中汲取营养,文艺创作才能具有深沉的力量和隽永的魅力。
(四川省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曾福刚)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