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长汀法院:法庭赋能综治中心打造“审判+调解”高效融合“新样板”

发布时间:2025-07-14 11:39:3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以前打官司得往法院跑,现在在县综治中心就能找法官咨询,连调解文书都能当场确认,太方便了!”近日,李大叔在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综治中心的“法官工作室”成功化解了一起纠纷,这是长汀县推动法庭与综治中心融合共治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长汀法院以县综治中心实战化建设为契机,依托大同法庭与综治中心合署办公的区位优势,构建起“法庭+综治中心”多元解纷机制,为群众提供了依法辨明是非、依规厘清权责的便捷渠道,形成了“前端调解—中端速裁—后端执行”全流程闭环的矛盾纠纷解决体系。

法官当"参谋",调解有"智囊"

“邱法官,这起土地流转纠纷涉及十几户村民,情况比较复杂,需要您现场指导!”4月12日,县综治中心调解室小黄跑到三楼,请邱法官到场帮忙指导,邱法官立即放下手头工作,去到现场。村民们正七嘴八舌地争论着,气氛十分紧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40条规定,土地流转应当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的原则。”邱法官在耐心倾听村民诉求的同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解释法律规定。经过近半小时的释法说理和反复协商,最终在邱法官的建议下,各方达成一致。

“有法官在现场指导,我们调解起来更有底气了。”小黄感慨道。而村民们也纷纷表示:“法官讲得明白,我们心里也踏实了。”

长汀法院大同法庭依托城区区位优势,2024年5月与县综治中心推行“同楼办公、同台协作”机制,采取分层办公模式,整合3名法官、1名助理、3名书记员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与司法局、信访局等11家常驻或轮驻县综治中心的单位合署办公,实现资源整合与协同工作。

为强化协同解纷,法院与综治中心建立“三个一”指导模式:法官“一对一”联系调解组织、“一周一研判”会商机制为重大疑难纠纷提供法律指导、“一案一指导”诉前调解,推动司法指引与综治调解深度融合。该机制使超35%矛盾让调解团队化解,构建“前端专业指导、中端多元解纷、后端司法保障”的递进体系,既减轻法院压力,又提升综治中心效能,呈现纠纷解决法院“一家”促“多家”的共赢局面。

"速裁快审"按下解纷"快捷键"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既不用拖着官司影响经营,也能让银行放心,太感谢法官了!”近日,在长汀县综治中心,李某握着承办法官的手连声道谢。

该案中,李某因经营的小型超市资金周转困难,2024年向当地某银行借款50万元,约定一年后还款。到期后,李某因超市客流下滑未能足额偿还,拖欠本金及利息共计52.1万余元。

长汀法院大同法庭金融速裁团队法官受理案件后,考虑到双方争议不大,且李某有还款意愿但暂时资金紧张,当即启动调解程序。法官先与银行沟通,了解到银行并非一定要“逼到绝境”,更希望能收回欠款;随后又联系李某,详细询问其经营现状,得知他近期刚谈成一笔供货订单,预计3个月后能回笼资金约30万元,剩余部分可通过逐月还款补足。

结合双方实际情况,法官提出调解方案:李某先偿还5.21万元利息及部分本金,剩余本金及利息分两期支付——3个月内支付30万元,剩余17万元及利息分10个月按月偿还,银行自愿放弃部分逾期罚息。经过沟通协调,双方最终接受方案,当庭签署调解协议。

“金融速裁就是要‘快审快结’,尤其对这类涉企小额借款纠纷,调解既能减少当事人诉累,也能为企业留足发展空间。”承办法官表示,该案的高效化解,既维护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也为小微企业纾困解难,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今年4月,长汀法院联合金融监管部门组建由2名法官和3名书记员组成的金融速裁团队,与综治中心调解员形成联动。该机制通过前端对接金融机构和调解组织开展诉前调解,后端衔接司法确认和速裁程序,实现金融纠纷“快审快结”。运行首月即成功调解金融纠纷40件,占同期新收案件的51.95%。

2025年以来,通过"诉前调解+速裁审判"的高效衔接模式,已累计委托调解民事案件1302件(占新收案件70.3%),成功化解915件,既有效缓解了法院诉讼压力,又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这种专业调解与司法保障相结合的模式,让我们处理纠纷更有底气。"县综治中心负责人如是评价。

"一线调解"化解"百姓心结"

3月6日,县综治中心调解室内,一场关于非婚生子女抚养权的调解正在进行。外地务工人员小李(化名)与长汀本地居民小岩(化名)因感情生变,对孩子的抚养问题争执不下,矛盾一度激化。

长汀法院接到综治中心通报后,立即选派家事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会同综治中心特邀调解员、乡镇干部组成调解团队。调解中,法官根据"子女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释法说理。

"孩子跟着你回老家,他能适应吗?""你工作忙,孩子谁照顾?"双方僵持不下,但经过法官和调解员的耐心劝说,逐渐冷静,开始理性思考问题。最终,在多方见证下,达成协议:孩子由小李抚养,小岩每月支付抚养费一千元直至孩子成年。同时,小岩享有孩子的探望权,可与孩子见面和交流,以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

"没想到不用打官司就能解决,还考虑到孩子的成长!"小李红着眼眶说。这场调解不仅化解了纠纷,更通过以案释法,让群众深刻理解了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

长汀法院通过"综治+村居法官"联动,将司法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在调解过程中,村居法官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将法治宣传与纠纷调处有机结合,既化解个案矛盾,也培育村民法治思维,引导其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行为习惯。

同时,村居法官还与综治调解员协同开展工作,通过参与村(居)议事协商,激发群众自治活力,推动形成"调解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治理效果。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农村地区的稳定与发展贡献了司法力量,也为其他地区处理类似家庭纠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我院将继续以县综治中心为枢纽,通过团队入驻、机制衔接、数据互通,将审判权威性与综治协调力深度融合,形成‘预防排查—多元调解—审判兜底—综合治理’闭环。”长汀法院院长张寿安说。(长汀法院:项永锋、罗菲、吴晓莉)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