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载教育路:夏小爱老师用心浇灌学生成长的每一步

发布时间:2025-07-15 11:03: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里,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无私的奉献,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卓越的教学成果,成为了同行中的佼佼者,学生心目中一盏明灯。她,就是新宁县金石镇水头学校的夏小爱老师,一位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了二十了五个春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秀教师。

一、矢志不渝,深耕教育沃土

夏小爱老师,2000年毕业于师范学院,便毅然决然扎根于农村的教育事业,将满腔的热情和全部的心血倾注于每个孩子的身上。在她看来,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教孩子做人,启迪他们智慧的神圣使命。二十五年来,夏老师一直扎根于农村教学,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因为在她的心中,自始至终燃烧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二、创新教学,点燃求知的火花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夏老师深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难以满足新时代教学的需求。因此,她不断探索和实践,将信息技术,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新教学方法,让每堂课都变得十分生动有趣。她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如互动式问答,小组合作探究、情境模拟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她的课堂上,没有枯燥无味的讲解,只有思维的碰撞和智慧的火花,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更是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学习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三、关心学生,用爱浇灌成长

夏老师深知,教育的本质是爱的传递。她始终把关爱每一位学生作为自己的首要职责。2002年的冬天,杨程飞同学家里不小心失火,夏老师第一时间赶到她家,给她送去衣物和两套棉被,并拿了1000元慰问金,然后倡导班上同学为其捐款,并将此事告诉学校,倡导全校师生为杨程飞同学捐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后全校师生为杨程飞同学家捐款一万多元。一周后杨程飞同学顺利返校,夏老师又为她补习功课,让杨程飞同学逐步克服了经济上、学习上和心理上的困难,重拾信心,成绩突飞猛进,两年后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了省重点高中——新宁一中,现在也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四、教书育人,不断积极进取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夏老师从未停止过对专业知识的追求和教学技术的探索。她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一心扑在工作和孩子们的身上。

二十五年如一日,夏老师始终坚持学习学科领域中最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始终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的第一要务,认真踏实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为了上好每节课,她总是提前认真备课,写教案,精心准备,力求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引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凭着扎实过硬的基本功,经常与同行们交流教学经验,因为她深信:只有教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不懈努力,才会永远站在教育领域的最前沿。

五、辛勤耕耘,结成硕果累累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夏老师通过不断的努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任教以来,夏老师获得政府嘉奖十二次,蒋周淑琴奖一次,县优秀教师两次,记三等功三次,市优秀工作者和市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及湖南省精英教师等多种殊荣。工作之余,她积极撰写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论文三十多篇。指导年轻教师方面也获得一系列成果。指导陈忠云老师在省里市里说课获一次省一等奖,两次市一等奖,指导何潘洁老师在邵阳市小学科学说课竞赛中获一等奖。指导李克老师和栗海波老师在小学科学同课异构的竞赛中均获县一等奖,在2004至2008年连续担任初三毕业班班主任,连续五年在初中毕业会考中升省重点中学均获全县第一名的傲人成绩。

在科技领域中,夏老师也为新宁县的科技教育事业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从2008年至2025年这长达十八年时间里,她带领学生在机器人足球赛、编程赛、创意赛、Scratch赛、科技创新大赛、科学技能竞赛、航空航核赛等领域中,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奖达百余次,成为新宁科技领域的带头人。

苦心耕耘育桃李,一冰心在玉壶,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夏老师说她将继续坚持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自己。初心依旧,发光发热。(陈婵)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