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财经学院实践团以“年轻化表达”点亮谐剧传承星火

发布时间:2025-07-15 11:23: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近日,重庆财经学院经济学院“经彩乡约”社会实践团来到巴南区惠民街道文服中心开展谐剧文化沉浸式体验活动。现场邀请了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静老师担任文化向导,通过谐剧知识讲解、经典剧目观赏、青年表演三重维度激活青年非遗感知。

活动伊始,刘静向成员们介绍了谐剧起源与发展。据了解,谐剧于1939年诞生,以四川方言为基础,吸收了中国戏曲及西方戏剧的表演特点,1943年由“拉杂戏”改名为“谐剧”,从此曲艺产生了一个崭新的曲种,并发展至今。而惠民街道自2014年将谐剧确立为特色文化品牌后,聘请专家组建顾问团队,成立50余人兴趣班,如今已成为重庆市企业家协会认证的特色基地,形成了“创作-表演-传播”的全链条发展格局。

现场,实践团成员共同观看了《我爸是我爸》《到底亲不亲》《我是贫困户》三部经典谐剧作品,分别以亲属证明、网店趣事、脱贫故事为切入点,用幽默笔触解构社会现象,在引发观众共鸣的同时,展现谐剧“以小见大”的现实关怀与艺术价值。

接着,在老师讲解谐剧艺术特点并观看经典剧目后,实践团成员黄明炀现场演绎了其中一个片段。他化身戴“果皮+橡皮筋”自制口罩的老爷爷,以方言和夸张动作还原生活场景,把老人的倔强与乐观演得活灵活现,赢得全场欢笑与掌声。实践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未来将尝试从青年视角出发,为谐剧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助力这一非遗艺术在新时代的舞台中央再绽华光。

本次实践团带队老师表示,这场以“年轻化表达+沉浸式体验”为桥的活动,不仅让“经彩乡约”社会实践团成员触摸到谐剧艺术的筋骨血脉,更点燃了创新传承的星火。(陈健芳、方青)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