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管职院暑期“三下乡”:以非遗技艺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5-07-16 14:18: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近日,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下称重庆城管职院)“生命童行”社会实践团与生命教育辅导员工作室走进永川区红炉镇周家院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将非遗技艺与国防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红色基因在孩子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指导下,沉浸式体验了蓝靛扎染和绳结编织两项非遗技艺。一双双小手将洁白的巾小心翼翼浸入染料缸,彩绳在指间灵巧穿梭,缠绕、打结、塑形……承载着千年智慧的传统技艺,在孩子们的巧手中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
“看这些天然晕染、深浅不一的蓝白斑纹,像不像山野间自由生长的岩石草木?”在“迷彩方巾”课堂上,实践团成员们以扎染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述着从延安时期“隐蔽战线”的斗争智慧到现代单兵伪装术的薪火相传,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增强文化认同与历史自觉。
“渔夫结要三缠两绕,打紧后稳如磐石,就像当年红军叔叔翻越雪山时,用这样的绳结牢牢绑缚担架,护送受伤战友的生命结!”在绳结教学环节,队员们以“八字结”“渔夫结”等绳结技法为切入点,结合红军长征中的感人故事展开讲解,将非遗技艺与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长征精神紧密联结。
随后,队员们还通过大屏幕向孩子们播放了湘江战役中乡亲们以绳索架设浮桥、护送红军渡江的影视片段,孩子们屏息凝视,仿佛置身于那段烽火岁月,深刻感受到军民团结、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
活动现场,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染制完成的迷彩方巾,用彩绳精心编织起象征“薪火相传”的结链。“我长大了要当特种兵,穿上迷彩服,保卫祖国!”10岁的黄海波紧握方巾说道。
“非遗技艺,是民族精神穿越时光的物化密码;国防教育,则是红色基因在当代的铿锵表达。”团队指导老师表示,此次活动以非遗技艺为载体,孩子们通过扎染的层层工序,感悟先辈们在物质匮乏年代自力更生、巧用自然的智慧;通过绳结的千缠百绕,体会红军战士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坚韧品格,实现了从单纯技艺传授到精神品格塑造的升华。
重庆城管职院“生命童行”社会实践团通过此次活动,不仅让非遗技艺在孩子们手中焕发新生,更将爱国情怀深植心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古老智慧与红色精神的交融,为社区儿童照亮了成长之路,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