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成县李明明:投身山乡医疗,仁心守护群众安康

发布时间:2025-07-16 14:36:4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从宋坪乡到县城55公里的距离,是我们全乡2000余名群众看病就医最大的短板。”时任甘肃成县宋坪乡卫生院院长的李明明,语气里满是沉甸甸的责任。多年来,从乡镇到县城的山路上,印刻着他六年如一日扎根基层的年轻而又坚实的足迹。

李明明询问病人情况。成县卫健局供图

政策引路,从农村娃到健康“守门人”

1992年出生的他,是时代春风拂过山乡田野的幸运儿,更是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计划”精心哺育的一粒种子。“学费、住宿费全免,每月还有500元生活补助,对当时的我,如同暗夜里的篝火,温暖而明亮。”这份来自国家和时代的厚赠,不仅卸下了农家学子的重担,更在他心中播下了以仁术反哺乡梓的赤诚火种。

2016年,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免费医学定向)专业的毕业证书,不仅凝结着他对中医药的敬畏与挚爱,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书——他毅然履约,背起行囊,走进了成县红川镇中心卫生院的大门。

为了让这粒种子真正长成守护乡亲的参天大树,政策的阳光雨露持续滋养。随后三年,他在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完成了系统而严苛的全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30余个科室的轮转,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践,全方位淬炼了他的医术与仁心。这不仅为他赢得了主治医师的专业资质,更如金石般锤炼了他“此生为医,当以乡亲安康为念”的磐石初心。当定向服务期满的十字路口悄然来临,面对可能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选择,李明明的话语朴素却如金石掷地:“只要这里还需要,我会继续坚守!”这份坚守,是政策保障赋予的从容底气,更是目睹乡亲病痛后,从心底奔涌而出的、无法割舍的拳拳深情。

仁术匠心,守护乡亲健康“生命线”

基层诊室方寸之地,承载的是性命相托的千钧之重。在红川镇、在宋坪乡的诊室里,李明明深知,每一次接诊都是信任的交付。他耐心如春风,细致如春雨,年复一年,接诊量就是乡亲就诊时写下的信任碑文:2021年3800余人次,2022年4200余人次,2023年5100余人次,2024年6400余人次——数字无声攀升,口碑却已响彻山乡。他从未让这份信任落空。规培中汲取的现代医学精华,被他巧妙融入乡镇卫生院的现实土壤,化作惠泽乡邻的甘霖。

四肢骨折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术、关节脱位整复术、膝关节穿刺注射术、膝关节滑膜炎积液冲洗术……这些曾让山区百姓望而生畏、需远赴县城甚至省市才能解决的技术难题,被他率先引入乡镇卫生院。在这里,技术精湛与费用低廉不再是难以调和的矛盾。

2023年秋,13岁的小韩不慎摔伤,右腕肿痛,X光片清晰显示右桡骨骨折移位。李明明沉着施以中医正骨绝技,精准手法复位,石膏稳妥固定。复查影像显示断端对位良好,一个多月后孩子恢复如初。

“多亏了李大夫!这么重的伤在家门口就治好了,娃少遭了大罪啊!”家属的哽咽,道出了无数受益家庭的心声。在设备简陋的宋坪乡,在缺乏DR影像机的情况下,他今年已凭一双妙手与深厚经验,成功完成了4例四肢骨关节脱位的手法整复。每一次成功复位,都是对“生命至上”信念的铿锵回响,是他在崎岖山路上为乡亲们架起的一座座生命之桥。

无惧路远,把诊室“搬”进千家门

李明明如今驻守的宋坪乡,山路更为崎岖险峻。空巢老人倚门望远的孤独,留守儿童生病时无助的眼神,进城就医的漫漫长路与艰难险阻,深深刺痛着他的心。面对县级医疗机构递来的橄榄枝,他选择了最偏远的坚守。“这里的乡亲更需要我。”这简单的话语背后,是如山岳般厚重的担当。

从此,一袭白衣成了穿梭于宋坪群山万壑间最温暖的生命信号。他将实验室的严谨药理,化作了乡野田埂上的“望闻问切”;将古籍上的精妙方剂,熬成了农家灶台上飘散的暖心药香。

风雨无阻,随叫随到——这是他对生命的承诺。一个暴雨如注的深夜,山路被冲刷得泥泞不堪,一位独居老人的腹痛求助电话如同紧急军令。李明明毫不犹豫,背起药箱便冲进滂沱雨幕。两个多小时,深一脚浅一脚的艰难跋涉,湿透的白大褂紧贴脊背,终于抵达老人身边。当病痛在精准施治下缓解,老人紧握的双手传递着无言感激。

休息时间,他的脚步也从未停歇。为尿潴留的老人上门导尿,为重症患者上门抽取腹水,为术后卧床的病人拆线换药,为敬老院的老人们送去诊疗与体检……他用永不停歇的脚步,硬生生将乡镇卫生院有限的物理空间,延展到每一条山间小路、每一户农家院落。这份流动的虔诚守护,早已超越了职业范畴,升华为血脉相连的亲情。

那位曾长期在红川镇卫生院找他看病的代姓老人,得知李明明调任更偏远的宋坪后,古稀之年,仍不顾劝阻,独自乘车到宋坪,只为再看一眼心中的好大夫。老人含泪紧握李明明的手:“趁我还走得动,来看看你,这怕是咱爷俩最后一面了……”这超越医患的朴素深情,是山乡百姓对“健康守门人”的最高礼赞。

李明明为病人进行诊治。成县卫健局供图

扎根无悔,沃野绽放青春之花

短短数年间,李明明从初出茅庐的普通医师,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扛起更大责任的基层医疗中坚:2023年3月任红川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同年4月取得中医内科主治医师资格,10月正式聘任中级职称岗位,2025年2月,他肩负起成县宋坪乡卫生院院长的重任。

职务在变,求知若渴的初心未改。2021至2023年间,他持续通过甘肃省基层卫生管理平台、陇南市继续教育平台进行线上学习,结合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要求,不断夯实理论基础,拓展知识边界。临床诊疗与急诊急救能力在持续精进中淬炼得愈发纯熟,辖区群众的满意度是他医术仁心最真实的注脚。作为院长,他深知团队力量大于个人。他总能与同事们保持顺畅沟通、紧密协作,共同为患者营造高效、优质、温馨如家的就医环境。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耐心解答每一个疑虑,用真诚抚平焦虑。

李明明将最宝贵的青春韶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需要守护的热土。他以听诊器为犁,以仁心为种,深耕于基层医疗卫生的广阔天地。在这片看似平凡的沃野之上,他的青春绽放出最纯粹、最动人的绚丽华彩。一位受益的患者,在微信中留下这样动情的评价:“向李明明这位甘于平凡的伟大医生致敬!”(甘肃省成县卫健局:折路)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