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航为笔,以经济为墨|中飞院三下乡团队绘制低空经济之蓝图
发布时间:2025-07-17 11:18: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7月6日至7月11日,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气象学院“云冀新农,低空兴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依次走访四川省资阳市小院镇桅子村、参观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调研北川民族自治县的低空经济产业,深入探讨了民航气象为低空经济提供的专业支持和服务保障。
实践团队率先前往资阳市小院镇桅子村走访调查时,村民普遍反映当地晴雨天气分布集中,导致旱涝灾害频发。团队成员由此联想到新疆地区的无人机灌溉技术,认为该技术同样适用于解决桅子村的干旱问题,加之周边地形平坦,空域障碍物少,非常适宜无人机作业。
实践团队还参观了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的中油奥博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副总地质师李相文、油藏地球物理工程师张冠卿、油藏地球物理所副主任丁传奇三位负责人的带领下,团队成员系统学习了光纤传感技术的应用,成员们结合民航气象知识,提出以该技术为无人机航线保障的思路,并与三位负责人讨论其可行性。
随后,团队成员为了解北川民族自治县四大产业之一的低空经济产业,依次参观了北川通航无人机产业园区、永昌机场、应急救援管理学院以及县气象局。对低空经济产业的客运服务、航空应急救援、航空气象保障等板块形成了呈体系的认识。
成员们怀揣着探索与求知的热情,步履不停,每一次访谈,每一次参观,都如同点亮了一颗颗希望的星火,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低空经济产业如何为北川居民提供着安全、便捷与高效的服务。几架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在展台上熠熠生辉,它们不仅是北川低空经济产业的技术结晶,更是服务于居民生活的前线标兵。
本次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扎根田畴的探索,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和实践课,“云冀新农,低空兴羌”实践团队由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航空气象学院支持,每个成员都充分展示了成长与收获。团队成员不仅调研了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气象的巨大潜力,也探索了民航气象在低空经济应用的新思路,更深刻体会到低空经济产业在关键领域所发挥的实际作用,展现了科技赋能民生的广阔前景。(文:刘鑫、欧维熙,图:高皞翃、刘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