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青界山国有林场:多元产业融合赋能转型发展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7-17 11:18: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7月16日,走进城步苗族自治县青界山国有林场搞头岭工区看到工人们正在山上摘黄桃、无人机在来回的穿梭运输黄桃、工区房间里一批工人正在挑选、包装黄桃,黄桃树、杉树下山地乌骨鸡在歌唱,成群的鸭子在山野游荡,一群群刚吃过奶的猪仔在林间奔跑,猪圈里待出栏的400-600斤的猪在呼呼大睡,好一副田园风光丰收图,这是城步青界山国有林场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打破传统经营模式,通过“林果种植+林下养殖+特色加工+生态保护”的多元融合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产业转型发展新路子,让这片绿水青山持续释放发展动能。

在产业布局上,青界山林场精准发力特色种植,构建起多品类、多层次的经济林体系。其中,高头岭工区产业园成为转型发展的“主战场”——50亩早熟金湘玉黄桃抢“鲜”上市,6月中旬即可满足市场需求;127亩黄金蜜黄桃、47亩蜜李、29亩乌梅、77亩枇杷错峰挂果,形成“春夏有果、四季飘香”的采摘格局,330亩珍稀果林年增收潜力显著。此外,102亩油茶林既筑牢生态屏障,又为后续油料加工储备了优质原料。

林下经济的“立体开发”是林场转型的另一亮点。高头岭工区利用林果间隙发展生态养殖,3万多羽乌骨鸡、鸭、鹅在林间自由觅食,每年出栏的10头生猪也以生态养殖为卖点,实现“树上结果、树下出禽”的循环效益。界上田工区、剪刀界工区则依托25亩红心猕猴桃基地,配套养殖年出栏800余羽的鸡、鸭,让“果+禽”模式成为增收新引擎。

在特色加工与中药材种植领域,林场同样亮点纷呈。枫木界工区精心呵护84年树龄的200余亩峒茶,每年产出的150余斤手工红茶以醇厚口感成为市场抢手货;1.4万亩楠竹林通过精深加工,年产1000斤玉兰片,让“寻常竹子”变身“致富宝贝”。更值得关注的是,八府楼工区30亩七叶一枝花、剪刀界工区三角井50余亩黄精等名贵中药材种植,为林场开辟了高附加值产业新赛道。

转型发展中,林场始终坚守生态保护底线。沙角洞银杉保护所内,48株“植物国宝”银杉得到专人管护,成为林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注脚,也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了生态根基。

城步青界山国有林场场长伍飞一边走一边向游客介绍说:林场以前从单一林木采伐到多元产业并举,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青界山国有林场的转型实践,不仅盘活了闲置林地资源,更带动了周边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了从“靠林吃林”到“养林富林”的华丽转身。下一步,林场将持续深化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让生态优势更充分地转化为发展优势,书写国有林场转型发展的“城步答卷”。

(戴方财、阎先仁、摄影:阳远志、唐文安)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