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丨创新“医政融合”模式,推动医院行风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2025-07-17 15:40:1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前言:当前医疗服务领域正面临着新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已从基础的“能看病”,升级为追求“看好病、舒心看病”的高质量体验。而医院行风建设不仅是“管理问题”,更是“治理问题”和“业务问题”,所以推动医院行风建设走深走实,提升患者满意度是公立医院破解自身发展瓶颈、树立行业标杆的迫切需要;因此公立医院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政”)与医疗业务工作(“医”)紧密融合、相互促进,形成内生动力。

新时代下,针对医疗行业中的不正之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新医院行风建设管理路径,建立医疗业务与思想政治深度融合的“医政融合”模式,打破传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业务工作之间的壁垒,以党建引领业务、以思想塑造行为、以机制保障实效,实现行风建设从被动约束向主动自觉的转变,推动行风建设深度融入医院治理和日常医疗实践的全过程。

一、固本培元,坚持政治引领与业务实践同频共振

明确融合定位。创新医疗业务与思想政治深度融合的“医政融合”模式,将“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作为思想政治与医疗业务的共同目标,推动行风建设与医院高质量发展一体化;确立“党建业务双强、医德医术双优”的行风建设标准。

破除“两张皮”现象。避免思想政治学习与业务工作脱节,将行风要求转化为临床路径、诊疗规范和岗位职责;强化“一岗双责”落实,实现“业务”与“纪律”并重。坚持将支部廉政建设与医疗业务紧密结合,支部书记在分管工作中,不断加强党规党纪和廉洁教育,着力提升党员医务工作者廉洁行医意识。

二、正本清源,构建“三位一体”融合体系

组织架构融合,筑牢战斗堡垒。支部建在科室,在临床、医技科室设立党支部,科主任兼任支部书记或副书记,确保业务部署与思想政治同步传达。建立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院长任副组长,纪检、医务、护理、药学等负责人为成员,定期研判行风风险。

制度流程融合,嵌入风控闭环。门诊接诊时在思想政治融入点上强化“患者至上”服务理念培训,行风控制措施方面设立党员示范岗,公开服务承诺;手术/高风险操作方面,进行术前廉政谈话、医德宣誓,并签署《廉洁行医承诺书》;药品耗材使用方面,开展“合理用药”专题组织生活会,进行处方AI审核+纪检抽查“双监管”;绩效分配方面,将考核指标纳入医德医风权重,若出现行风问题则“一票否决”晋升评优。

教育文化融合,厚植思想根基。实现分层教育机制,对领导干部开展党风廉政与医院治理专题研修,对医务人员将《九项准则》纳入病例讨论、业务查房,对新入职人员开展岗前“医德第一课”和红色教育基地实践;加强文化场景营造,在诊区、病房设置“党员先锋墙”“医德故事角”,用榜样力量浸润日常;通过深化思政工作与医疗行风文化塑造的融合,铸就清风正气与奋斗同行的医院行风文化内核。

三、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落地临床”

建立“行风联络员”制度。选拔高年资党员医生、业务骨干或护士长担任科室行风联络员,在科室晨会、业务学习中开展“5分钟微党课”,结合近期医疗纠纷案例解读行风政策;或进行伦理查房,针对疑难病例组织医德伦理讨论;强化价值引领,锻造“清风正气、奋斗同行”医疗行风文化,通过组织参观革命旧址、观看先进人物事迹等,将党的红色基因与清廉品质深植于“精诚仁爱、济世奉献”为核心的医院服务理念和文化之中,激发医务人员做好中医药的传承创新。

创新“党建+质控”载体。将行风指标纳入PDCA循环:计划(党建目标)—执行(业务实践)—检查(行风督查)—改进(组织生活);针对“过度检查”问题,通过党支部发起“精准诊疗倡议”,医疗质控部门同步优化检查申请单规则。

数智赋能融合监督。建设行风大数据平台,观察HIS系统中红包、回扣敏感行为(如同一医生高频开特定药)及时报送预警至支部书记和纪检委员;强化患者评价联动,将患者就医反馈评价系统嵌入“医德医风”维度,相关数据直通医务部行风办。

四、扶正祛邪,实现“深融合、真转化”

改革考核指挥棒。科室考核方面行业作风占比≥40%,与学科建设同等权重;个人晋升方面实行“医德档案”积分制,见义勇为、患者表扬等兑换晋升加分。以“作风建设”为引领,在各党支部开展风险点排查和“未巡先改”工作自查,建立问题整改情况清单,逐一落实。结合“三会一课”及党纪学习教育研讨活动,开展相关专题学习及专项整治,从根本上促进医务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引导提升廉洁从业服务意识,提高医疗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建立问题溯源整改机制。对行风问题倒查“思想政治缺失”:事件发生—支部民主生活会剖析—修订业务流程—全员警示教育;对因服务态度恶劣、推诿扯皮、失职失责等引发有效投诉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个人及科室负责人,将依据医院奖惩规定严肃追责问责,处理结果与绩效、评优、晋升直接挂钩;对医德医风考评结果实行“一票否决”。

实行资源倾斜保障。设立党建行风专项经费,用于开发医疗场景廉政教育案例库,奖励“德技双馨”团队,对“零投诉科室”颁发年度奖;激励医务工作者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推动建立医德医风建设长效机制。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深入践行“医政融合”模式,实现了党建引领与医疗业务、从严治党与风险防控、思政工作与医疗行风文化塑造的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彰显了新时代公立医院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而创新“医政融合”模式,推动医院行风建设走深走实的精髓在于打破“两张皮”,实现“一体化”;其生命力在于让思想政治从“墙上标语”变为“手上指南”,让行风要求从“制度条文”转为“行为本能”,将患者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的“金标准”。通过组织共建、流程重构、数智赋能,使廉洁行医、规范执业、优质服务成为医院日常运行的内在逻辑和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实现医疗行为零违规,患者体验大提升,医院公信力强化,这也是新时代医院行风建设“走深走实”的终极答卷,最终实现医院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娜)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