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台儿庄区检察院打造“一河一城一战”公益诉讼品牌 共护台城河湖安澜

发布时间:2025-07-18 09:54: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检察院立足运河古城、大战故地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依法履行检察职能,持续开展“一河一城一战”检察公益诉讼文化品牌建设,高质效办理相关检察公益诉讼案件,特别是强化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承建了全省首家公益诉讼法治教育基地,以一域之光为全省添彩。

建立大运河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协作机制。建立辖区外部门协作机制。2019年7月,台儿庄区检察院与江苏省邳州市检察院、浙江杭州拱墅区检察院会签《京杭大运河生态资源保护公益诉讼跨区域协作的意见》,构建鲁苏浙三省三地沿运基层检察院协作配合机制;2020年7月,台儿庄区检察院与济宁市微山县检察院、江苏省沛县检察院、淮委南四湖水利管理局等四家单位联合签订《京杭大运河(台儿庄至微山段)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协作协议》,加大对京杭大运河流域水资源和文物等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2023年4月,鲁苏浙基层检察机关大运河保护法律监督协作配合调研推进会在台儿庄区召开,浙江杭州拱墅区检察院、江苏邳州市检察院、台儿庄区检察院会签《鲁苏浙基层检察机关京杭大运河跨区域检察共护工作机制》,进一步细化规范鲁苏浙京杭大运河保护跨区域协作,增强京杭大运河流域跨区域行政区域法治保障合力。跨区域机制建立以来,依法监督关停禁养区养殖场40余家、清理河道垃圾3000余吨、拆除港口120余处、销毁渔船300余艘、处理非法捕捞20余人,制发公益诉讼检察建议30余份。建立辖区内部门协作机制。2021年9月,台儿庄区检察院与区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分局等七部门建立《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生态环境和文物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并建立生态环境检察工作站。通过制发检察建议,监督设立京杭运河台儿庄段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界碑、标志物,开展黄颡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水生生物资源及其生存环境的调查监测、资源养护和生态修复工作。针对在办理涉及大运河湿地保护公益诉讼案件中发现的游客偷盗双龙湖湿地景区内正在孵化的白天鹅蛋,致使生态平衡性遭到破坏的情形,监督运河湿地保护管理等部门,将双龙湖湿地作为公益保护实践基地进行挂牌保护。针对非法采矿,严重损害大运河生态建设的犯罪行为,依法提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追偿生态修复补偿金,让破坏的山体得到复垦。

建立全省首家“检察公益诉讼+水行政执法”法治教育基地。2022年8月,经层报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批准,枣庄市人民检察院与水利部淮委沂沭泗水利管理局在台儿庄古城共建全省首家“检察公益诉讼+水行政执法”法治教育基地,由台儿庄区人民检察院承建并于2023年底对外开放。基地以“守护河湖安澜、共护美好生活”为主题,融合地域文化元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全面展示水行政执法、生态保护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成果,努力打造“四个工程”,即贯彻落实最高检、水利部《关于建立健全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的示范工程,山东省公益诉讼检察成果展示的样板工程,服务古城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特色工程,面向国内外游客开放的精品文旅工程,同时也为系统内外公益保护协作交流、理论研究、资政育人提供全新平台。被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命名为第四批“山东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称号。

建立台儿庄古城和台儿庄大战遗迹司法保护机制。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文旅局签订《英烈保护工作合作协议》,对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战史陈列馆等英烈纪念设施,以及英烈名录中记载的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依法进行保护。与台儿庄古城管委会联合会签《大战遗址和古城保护工作协议》,对台儿庄大战遗址古迹进行保护,依法维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枣庄市台儿庄区人民检察院供稿 )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