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把戒尺”校准党员干部行为坐标

发布时间:2025-07-18 09:54: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党员干部的行为坐标,一头系着党的形象,一头连着群众口碑。法律、纪律、制度、规矩、道德这“五把戒尺”,既是刚性约束,更是行动指引,指引着党员干部在克己奉公中行稳致远。唯有行得端、走得稳,方能赢得群众发自内心的信服。

守五把戒尺,校准“遵纪守法”坐标,争做“清正廉洁”的模范。法纪是带电的高压线,触碰必受惩。中央纪委通报的案例中,不少人从收条烟、喝顿酒开始一步步破防,根源就是丢了“敬畏”二字。党员干部必须把法纪刻入骨髓,办任何事都要先过法纪关,审批项目、发放补贴不能凭关系、看面子,必须框在制度边界内。面对诱惑要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明白“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道理,果断对红包、宴请说“不”。对家人更要严字当头,严防他们借势谋私,守住一人干净、全家平安的底线。只有把法纪当护身符,才能夜里睡安稳、走路腰杆直。

守五把戒尺,校准“循规蹈矩”坐标,争做“按章办事”的模范。规矩是办事的铁章程,偏离一寸就可能差之千里。就像兑现种粮补贴,该公示的必须贴在村口显眼处,该核实的必须挨家挨户查地块,少一个环节都可能引发群众不满。党员干部要养成按章办事的自觉,开会不搞一言堂,该讨论的让大家充分发声。办事情要遵守必备程序,申请、审核、审批缺个签字盖章都不行。遇特殊情况不拍脑袋,哪怕群众催得急,也得先请示、后处理。看似麻烦的流程,实则是安稳的保障。群众见流程规范、结果公平,才会认可、才会肯定。

守五把戒尺,校准“明德修身”坐标,争做“品行端正”的模范。品行是立身的定盘星,党员干部品行端不端,群众一眼就能看得透。跟群众打交道要放下架子,说话接地气、办事讲实在,推动改革发展要多听基层群众意见、多论证探索路径,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员干部的实干担当。日常生活要厉行节约、勤俭持家,管好家庭成员、涵养良好家风,让家成为温馨港湾。更要做到八小时内外一个样,耐得住寂寞、扛得住诱惑,不被人情世故所困,不被短期利益所惑,守得住清贫、守得住本心。品行端正是最好的名片,走到哪儿都要让人钦佩,做起工作才能一呼百应、干成事业。

“五把戒尺”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基准线,更是砥砺初心的试金石。唯有常以戒尺为镜对照自省,常以模范为标校准方向,方能始终校准行为坐标,成为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高县农业农村局:严贤书)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