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兽出笼不用慌!彭州全城专属托管方案正式上线
发布时间:2025-07-18 14:43: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妈妈,暑假我能去哪儿?”,“爸爸,作业写完了没人检查怎么办?”,“老人带娃怕宠坏,自己上班又分心……”每到暑期,这样的对话总在家庭里反复上演。孩子没人管、作业没人盯、安全没保障——“暑期带娃难”,成了许多家长面临的“老大难”。
今年夏天,彭州市民政局带着“解题方案”来了!7月5日起暑期专属托管服务正式启动,由彭州市民政局联动23个家社会组织、13个社会关爱援助中心及各高校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用“政府搭台+社会唱戏”的模式,为家长们卸下“带娃包袱”,让他们心无旁骛投身工作,为彭州冲刺“千亿级”目标注入“民生动能”。
从“头疼”到“安心”——民政牵头织密暑期托管网
“我们调研发现,彭州市约六成家庭存在暑期看娃真空现象,特别是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在假期中更易面临安全监护缺失、成长需求未满足等多重挑战。”彭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坦言,“一个家庭里中青年家长的后顾之忧不解决,精力就难以集中到工作上;当职工稳定了,企业才能稳,城市发展才有动力”。基于此,市民政局联合发动全市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及爱心企业共同参与,构建起“1+13+N”的托管服务体系——1个市级总协调平台(彭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13个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N个服务点,覆盖全市所有镇(街道),让“家门口的托管”触手可及。
从“看娃”到“育娃”——多元主体共绘成长新图景
不同于传统的“集中看管”,此次暑期托管服务主打“专业+温度”:各社会组织“各显神通”,志愿者们“量体裁衣”,既解决基础看护,更注重能力培养。
•“非遗课堂”传承文化:为帮助孩子们实现“玩中学”,厚植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彭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以“暑你最赢.乐享一夏”为主题,开展如户外中医药研学、非遗手工等富集传统魅力的活动课程,向50名家长传递民政的关心关爱;在跨越国界的思想碰撞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彭州市点亮社会服务工作中心携手新加坡新青年团、成都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七彩育人小队”,共同为桥楼社区儿童点亮温暖,为乡村振兴注入多元活力。
•“成长营”赋能未来:彭州市龙门山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联合龙门山镇社会关爱援助中心开展的“未你而来·助你精彩”暑期托管班,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使孩子们在学科知识与趣味实践中,实现兴趣启蒙,埋下梦想的种子。濛阳街道“好彭友小候鸟之家暑期公益托管班”,生动实践“高校+支部”赋能基层、服务民生的理念,汇聚西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等多所院校学子,通过“课业加油站、兴趣梦工厂、红色故事汇、安全守护营”等一站式服务,将专业知识转化为趣味盎然的陪伴。
•“安全守护”全程在线:成长是目标,安全是底线!为了确保孩子们的暑期托管生活既丰富多彩又安全无忧,各托管点将“安全守护”作为首要任务,全程在线。彭州市通济镇“山村有爱、天台公益伴成长”公益夏令营,志愿者团队生动地向儿童普及校园霸凌防治、校园规则学习等知识,提升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濛阳街道夏令营打造特色“安全守护营”,通过案例讲解、视频、演练等多种形式,帮助孩子们在学习交通、防溺水、居家安全知识中,筑牢快乐假期防护网,守护孩子安全每一刻。
从“民生”到“发展”——托起“稳稳的幸福”,护航“千亿”征程
“以前一到暑假,我和爱人轮流请假在家带娃,一个月至少耽误5天工,项目进度总被拖后腿。”居住在圣德贤庭的张女士坦言,“今年托管点就在家门口,每天早送晚接,孩子在里面学非遗、玩游戏,还能交新朋友,我们上班心里踏实多了!”
据统计,首批托管服务已覆盖全市2500余个家庭,其中80%的家庭表示“暑期工作安排更从容”。职工状态稳了,企业效率高了,这个暑假托管班真真切切为企业“省了成本”。
从“神兽出笼”到“成长有托”,彭州市用一场有温度、有力度的民生实践证明: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当社会组织、志愿者与政府部门同频共振,当“托管服务”从“解决难题”升级为“赋能成长”,彭州市们正卸下“后顾之忧”,以更饱满的状态投身城市发展——而这,正是彭州冲刺“千亿级”目标的底气所在、动力之源。
这个夏天,让“彭州托管”为您守护童年,让“安心奋斗”成为城市最温暖的注脚!(李媛)
附照片:
(彭州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彭州市点亮社会服务工作中心)
(彭州市龙门山镇夏令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