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三防”联动筑牢矿山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7-18 14:43: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年来,通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理念,创新构建“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防护体系,显著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有效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为矿山安全生产构筑起坚实防线。

“人防”筑基,打造专业队伍

精选5名地质、安全工程背景骨干组建专业巡查队,通过“周培训、月考核、季演练”形式,开展实战化训练12场次,人均掌握隐患识别、应急救援等核心技能5项以上。推行“网格化+清单化”精细管理,将全县10家矿山按区域划分为3个责任网格,建立信息共享、联合值守、清单销号等制度,一旦出现险情15分钟内应急响应,先后成功化解暴雨边坡险情3起,排查并治理安全隐患13处,有力保障人员及设备安全。

“技防”赋能,构建监测网络

科技是提升监管效能的利器。该局联合县应急指挥中心打造矿山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矿区出入口、开采作业面等关键区域布设高清摄像头,集成应用AI图像识别技术,实时监测未佩戴安全帽、机械违规操作等12类风险行为,实现隐患“发现即预警、预警即处置”。同时,引入大疆M300RTK无人机立体巡检,对人工难以抵达陡坡、深沟进行精准探测25架次,有效覆盖盲区1.8平方公里,精准识别并及时整改边坡裂缝、设备异常等隐蔽隐患5处,大幅度提升了安全监管效率和精准度。

“物防”强盾,筑牢实体屏障

在强化“软实力”的同时,通江县高度重视物理防护“硬设施”的建设。针对不同风险点精准施策,在陡峭崖面、临边作业区等高风险地段,安装防撞栏2500余米、防坠网1800平方米;在低洼路段、山洪泥石流易发区,建成拦挡坝1200余米、排水沟3800余米,构筑起“拦截-疏导-缓冲”三级防护体系;在施工便道、材料堆放区等重点区域,规范设置52处反光警示标识,并配备充足夜间照明设备,确保夜间可视距离超300米。这套坚实的物理防护体系近年来成功抵御了强降雨、滑坡等自然灾害侵袭20余起,有力保障了矿区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防、技防、物防’的深度融合与联动,是筑牢矿山安全防线的关键。通过资源整合、科技赋能和基础夯实,实现了矿山安全监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的根本性转变。得益于“三防”体系的持续发力,通江县矿山领域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良好局面,为地方矿业的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罗力浩、杨安)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