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南溪:“00后”新农人的致富新“稻”路
发布时间:2025-07-18 14:43: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这段时间天气比较炎热,水温超过30℃,虾容易应激,得再加深水位。”7月16日早上5点,天刚蒙蒙亮,宜宾市南溪区刘家镇松林村的稻虾田边,“00后”新农人肖芃辉正忙着查看小龙虾的生长情况,一边用手机记录养殖日志。
夏季高温来临,稻虾养殖进入关键期。作为当地有名的稻虾养殖大户,肖芃辉每天必须天不亮就起床,赶在太阳升起前完成240亩稻虾田的巡田、投喂工作。他蹲在田埂上,轻轻拨开稻丛里的伊乐藻,只见小龙虾苗正在稻丛间来回爬游,忙着觅食,好一幅“稻在田中长,虾在稻下游”的稻虾共生图景。
弃教回村,扎根乡村变“农人”
“能够回到农村养虾,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要特别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肖芃辉告诉笔者,2024年,他从师范院校毕业后进入南溪职校当了一名高中教师,一学期4个月,每天工作按部就班,感觉教师这个职业特别不适合自己。是继续做老师,还是另谋出路?好长一段时间自己都很迷茫,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爷爷的一通电话,让肖芃辉决定弃教回村,实现从三尺讲台到田间地头、从西装衬衫到草帽胶鞋的人生转折。
肖芃辉的爷爷,这些年一直从事稻虾养殖,是大观镇远近有名的小龙虾养殖能手。返乡后的肖芃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向爷爷学习稻虾养殖,他每天跟在爷爷身后,在田埂上来回穿梭,忙碌又充实。劳动的乐趣、收获的喜悦,不正是自己喜欢的生活吗?于是,肖芃辉下定了决心,立志扎根乡村,做一名“新农人”。
“我的娘家就在松林村,家门口便是连片的稻田,水源也十分充足,感觉非常适合稻渔养殖。”肖芃辉的母亲唐霞表示,她和肖芃辉的父亲多年来在外从事建筑行业,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近几年建筑行业不景气,再加上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规划,作为父母肯定要无条件支持。他们全家经过深思熟虑,决定改行回到松林村发展稻虾养殖。
说干就干。在全家人的支持下,肖芃辉创办了聚鑫种养殖场,承包了240亩稻田,开启了稻虾养殖创业之路。挖田垄、晒田土、调水质、放虾苗……肖芃辉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生态循环,种养双赢稳效益
“稻田水质清新,溶氧丰富,可供小龙虾使用的浮游生物和水草多,只需适当投喂大豆、玉米等天然谷物替代合成饲料即可;‘川良优’五粮液春稻品种生长旺盛、茎秆粗壮,小龙虾放养可有效疏松土壤、抑制杂草,其排泄物作为天然肥料,可提高水稻产量,二者形成良性生态循环利用系统,更好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谈起稻虾养殖,肖芃辉讲得头头是道。
“稻虾共生的精髓在于水质调控,清澈的水体能养出通体透亮的大虾,让每亩收益稳定在3000元以上,部分稻田每亩能突破万元。”据肖芃辉介绍,今年上半年,聚鑫种养殖场小龙虾自春节前开始上市,每亩稻田大虾产出率高达65%,总产量突破4万斤,产值达70余万元,市场供不应求。目前,夏虾长势良好,水稻收割前即可上市,之后还可以再投放一季虾苗。“一稻三虾”的稻虾共生种养双赢立体循环模式,让肖芃辉看到了稻田里的大好前景。
为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有效结合,肖芃辉除了自学农业知识外,今年6月还专程赴湖北潜江考察取经,学习种虾培育技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育出更加适合本地气候、水温、光照的小龙虾苗,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据悉,7月中旬,湖北潜江的小龙虾养殖专家还将应邀到聚鑫种养殖场实地指导,帮助肖芃辉改进稻虾种养技术,提高生产效益。
联农带农,链式产业促增收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也很高兴。”每当有养殖户慕名而来请教水质调理、虾苗选育、病害防治等技术难题时,这位年轻的“田秀才”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同时,肖芃辉还当起了村里的志愿者,免费对小龙虾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培训。2025年上半年,便帮助当地及来自富顺、长宁、三江新区等地的养殖户解决各类难题40余个。
“2024年底,我把6亩多稻田承包给了聚鑫种养殖场,每亩520元的土地流转费。养殖场有需要的时候就帮着干活,每天能有150元左右的收入。”松林村村民蒋秀忠高兴地说。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模式,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农户不在少数。此外,肖芃辉还坚持以高于市场价2分的价格,收购农户的大豆、玉米,免费为周边稻虾养殖户提供优质水稻秧苗、技术指导,帮助联系销售渠道,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下一步,我想继续扩大种养规模,延伸产业链打造集休闲垂钓、观光采摘、特色餐饮、农事体验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周边更多村民致富增收,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谈起未来的打算,肖芃辉信心百倍。
脚踏实地,才能看清土地的价值;敢拼敢闯,才能触摸乡村的未来。从三尺讲台到扎根乡土,肖芃辉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乡村振兴是产业发展的机遇,田间地头也是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无数像肖芃辉这样的“新农人”,他们用科技赋能农业,用激情点燃梦想,擘画出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周敏、罗淑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