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力量绽光芒 志愿服务暖人心——记铁力市骊城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马麒皓
发布时间:2025-07-22 11:46: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爱心公益,奉献社会,举止若古井无澜,言语间跳跃着朝阳的温度,他就是19岁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市骊城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马麒皓。马麒皓同学把奉献社会、幸福他人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方向,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积极投身于家乡的志愿服务事业中,曾先后荣获黑龙江省“优秀志愿者”、“龙江好人”、伊春市优秀文旅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以微笑传递温暖,用青春赋能文旅
2023年6月,马麒皓怀揣着对家乡的热爱,发起成立铁力市骊城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短短两年间,他从小到大,带领最初仅有6人的志愿团队逐步发展成如今拥有1057名正式队员的庞大队伍,构建了覆盖全年龄段的6支分队,累计开展文旅志愿活动760余次,服务群众超3万人次,个人志愿服务时长超1600小时。
马麒皓常说:“志愿者的微笑是城市最好的名片。”每逢春节、五一、十一等旅游高峰期,马麒皓总是身在文旅志愿服务一线,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旅游我先行”志愿行动,在铁力市西河公园、桃源湖景区、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等核心景区设立“文明旅游志愿服务岗”,通过景区宣传、咨询解答、环境保护、文明劝导等形式,开展景区志愿服务8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1.2万份,解答问题8000余次,清理景区垃圾1.5吨,劝阻不文明行为200余起,年均服务游客超1万人次。
2023年10月,四川游客李女士在桃源湖景区遗失贵重物品,马麒皓带领志愿者冒雨搜寻半小时,最终物归原主;同月,他在透龙山景区紧急救助一名中暑游客,游客用感谢信表达了谢意。马麒皓团队累计为游客提供应急救助服务达50余次,他用行动践行了“微笑服务,温暖随行”的承诺。
为了让外地游客更充分的了解当地文化,马麒皓联合铁力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推出“非遗进景区”系列活动,邀请盘纸、桦树皮画教师现场教学,向游客讲述鄂伦春族民俗文化,吸引游客互动超2000人次。在“我为铁力代言”活动中,马麒皓积极动员志愿者直播推介家乡冰雪文化、特色美食,其主导拍摄的《文明旅游,骊城青年在行动》系列短视频曝光量突破100万次,显著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以行动服务群众,用青春奉献社会
依托铁力镇西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马麒皓在这里建立了以青年志愿者为核心、覆盖全年龄段的综合性志愿服务站。站点配备专职管理员,制定完善的招募培训、项目管理、激励保障等制度,公开服务流程及项目清单。硬件设施齐全,除基础办公设备外,增设便民饮水机、急救药箱、爱心雨具等暖心物资。注册志愿者1057人,根据不同年龄群体结合理论宣讲、扶老助残、环保科普等项目组建6支专业化分队,志愿者活跃度达85%以上。
立足群众需求,志愿服务站形成“普惠+特惠”双轨服务模式。普惠性项目覆盖教育、环保、助老等15个领域,特惠项目聚焦青少年爱国教育,打造“根植爱国情怀,赓续红色血脉”品牌。在愿服务站成立以来,马麒皓曾多次组织团队青年志愿者定期来到爱颐养护中心、汇天阳光老年公寓等多处养老院和空巢、困难、残疾老年群体家中进行走访慰问,积极主动联系爱心企业、商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联合开展公益助学活动,带动社会各界关注困境学生群体,为困境学生、儿童筹集善款物资30万余元,帮扶800余个困难家庭。站点事迹被省市级媒体多次报道,获评“省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成为铁力市志愿服务标杆阵地。
2024年10月1日,国庆佳节之际,气温骤降,寒风凛冽,铁力镇满天红村高龄困难老人王大娘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寒冷天气,家中的取暖煤炭储备显得捉襟见肘。情急之下,王大娘给马麒皓打去求助电话,接到求助后,马麒皓立刻来到老人家中了解实际情况,在得知缺少越冬取暖煤炭后,马麒皓自掏腰包为王大娘买来了煤炭,组织20名志愿者搬运煤炭,并帮助老人打扫了室内外卫生,让老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王大娘逢人就说:“小皓就像我的亲孙子一样,不仅帮我解决了取暖问题,还找人帮我打扫了卫生。谁说我没有亲人?小皓就是我最贴心的人。”
以实践践行宗旨,用青春书写华章
在生活里,马麒皓时刻以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严格要求自己,秉持信念积极推动志愿服务,为家乡振兴出力。鉴于团队成员多为青年学生,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中,他更加着重培育团队中青少年学生志愿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主张开展有教育意义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保证学生们可以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在寒暑假期间,马麒皓带领志愿服务团队精心策划,开展了很多具有教育意义且形式丰富创新的志愿服务活动。他以助力龙江特色文旅宣传为主题,组织学生志愿者到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嘉荫等地开展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在本地组织开展了“七彩假期,情暖童心”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讲红色故事、学习党建历史、宣传旅游文化、为老战士服务并聆听他们的爱国故事等方式,培养青年志愿者的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引导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精神寻访、文化传承、生态文明、产业振兴”等项目有机融合。此外,马麒皓还多次接待大学生三下乡团队,成功帮助团队完成调研学习任务,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即提升了自己,也进一步加强了本地与高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不久前,在听说甘肃农业大学和佳木斯大学要到本地研学实习后,马麒皓主动请缨,积极承担了接待任务。马麒皓说:“我们都是大学生,我更能理解他们的需求,相互之间的帮忙也是应该的。”
两年来,马麒皓带领团队学生志愿者全方位、常态化开展禁毒防毒教育、消防技能学习、文明交通、环境生态保护、关爱弱势群体、志愿服务进医院、进学校、进社区等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760余次,团队学生志愿者服务时长超8万小时,服务群众3万余人,在积极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的同时,为铁力市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助力家乡文旅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铁力市骊城青年志愿服务队:马麒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