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潭社区:三重实训护安全,青春成长有防线
发布时间:2025-07-22 16:26:3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为筑牢暑期安全防线,让青少年在乐享假期的同时,系统掌握安全知识与应急技能,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淞潭社区精心策划“快乐暑假,安全‘童’行”主题活动,通过理论科普、场景模拟、实操演练三重环节,开启一场沉浸式安全实训,让安全意识深植青少年心间,让应急能力融入青少年日常。
“知”险识患,筑牢安全“理论墙”
为了让安全知识跳出书本的束缚、真正走进生活场景,助力青少年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吸收,淞潭社区带领辖区亲子家庭走进苏州工业园区城市安全文化体验馆。
在安全知识科普区,红色管家志愿者黄老师借助多媒体互动屏滚动播放的安全动画、漫画墙上生动的隐患案例,向孩子们系统拆解居家用电、燃气使用、交通安全等日常场景中的“隐形杀手”。从“七步洗手法”的卫生健康细节,到灭火器材的模拟操作,再到交通标志的趣味问答,孩子们在举手抢答、动手尝试中踊跃参与,在欢笑中把“安全常识”转化为“生活自觉”。
这场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风险意识的播种,为青少年筑起第一道坚实的安全认知防线。
身临其“境”,锤炼应急“反应力”
为了让应急避险技巧从生硬的口诀转化为自然的本能反应,也为了让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体会安全规范的重要性,体验馆的灾害模拟区里正上演着一场“沉浸式”的安全挑战。
地震模拟平台突然启动,从轻微晃动到猛烈颠簸,孩子们在工作人员的口令下紧抓把杆,在震感升级中体会“手抓牢”的避险要诀;公交车破窗体验区,大家握紧安全锤对准车窗角落奋力敲击,“哗啦”一声脆响后,瞬间明白紧急逃生的关键点位;隔壁的火灾模拟通道中,烟雾缓缓弥漫,大家立刻用衣角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着墙壁摸索前进,在“黑暗”中找准逃生方向。
这些高度还原的场景,让抽象的“避险口诀”变成具象的“肌肉记忆”,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读懂“冷静”与“规范”的重要性,应急反应能力在实战感中悄然提升。
“练”有所得,掌握救命“硬技能”
为了让孩子们在意外突临时能沉着应对、实现自救互救,也为了让抽象的急救知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战技能,急救实操区里,黄老师一边演示心肺复苏的标准动作,一边逐字拆解关键细节:“按压时肘部要伸直,掌根不能离开胸部;吹气前一定要先清理口鼻异物。”
孩子们排着队轮流上前,在仿真模型上反复练习按压深度与吹气力度,黄老师则蹲在一旁逐个纠正动作角度,手把手调整手腕发力方式。当看到自己的操作被贴上“合格”标签时,不少孩子兴奋地举起手展示,骄傲的笑容里藏着对“能保护别人”的自豪。这些亲手打磨的技能,不仅是应对意外的“护身符”,更让他们真切懂得:“人人会应急”从来不是口号,而是能在关键时刻守护自己与他人的底气。
从知识认知到场景适应,从技能学习到意识扎根,淞潭社区这场青少年安全实训,以“知、境、练”三重联动构建起全链条守护体系。未来,淞潭社区将持续聚焦青少年安全需求,通过常态化安全课堂、趣味化实践活动,让安全种子在更多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顾心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