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并举”淬炼新时代城市工作铁军
发布时间:2025-07-24 11:22: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近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为新时代城市建设指明方向,加强城市工作队伍建设素质和能力建设,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党员干部是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面对城镇化转型的新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铸牢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练就善建善治的看家本领,厚植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方能扛起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忠诚铸魂。政治忠诚是党员干部队伍的灵魂。“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党的主张转化为城市建设的生动实践,需要党员干部以忠诚托举使命。从雄安新区的蓝图绘制到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离不开党员干部将党中央战略部署落地生根的坚定信念。反之,若偏离正确政治方向,导致“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泛滥,终将损害群众利益。要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党校培训、专题研讨等形式筑牢思想根基,深刻把握“人民城市”的本质属性。要健全考核机制,将“两个维护”落实情况纳入干部评价体系,对城市建设关键环节开展政治督查,杜绝“形象工程”的滋生土壤。唯有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政治定力锚定方向,城市发展才能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前行。
以“不日新者必日退”的专业本领强基。城市治理是一门科学,其复杂性随发展阶段迭代攀升。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从“粗放管理”迈向“精细治理”,对城市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圳通过“智慧城管”系统实现“一网统管”,杭州依托“城市大脑”破解交通拥堵,是善用创新思维与技术手段的典范。反之,若缺乏专业能力,则易陷入“拍脑袋决策”或“一刀切治理”的窠臼。要开展“靶向培训”,针对城市更新、智慧治理等前沿领域,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实地考察;推动“实践练兵”,鼓励干部到旧城改造、社区治理等一线岗位历练,促进在解决复杂问题中增长才干。完善科学评价体系,激励干部在城中村改造、产业升级等攻坚战场大胆探索,唯有以“不日新者必日退”的紧迫感迭代本领,方能在城市治理的“精微处”见功力、于“变革时”显担当。
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宗旨意识固本。城市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只有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方能使城市发展成果真正化作市民“可感可及”的幸福感。从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的治沙誓言到“口袋公园”“老旧小区改造”的实践,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始终是破解治理难题的金钥匙。要厚植为民情怀,开展“假如我是社区居民”角色互换活动,唤醒干部为民初心;完善参与机制,推广“居民议事厅”“线上民意码”,对加装电梯、物业选聘等事项开展“市民听证+专家论证”双轨决策;深化一线攻坚,推动常态化下沉网格、走进背街小巷,在老旧小区加梯、适老化改造等“微小”实事中践行“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境界。
城市工作队伍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唯有政治忠诚、专业能力、宗旨意识“三力并举”,才能让党员干部真正成为“城市绣花师”,在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中,用“红线”锚定方向、“金线”勾勒创新、“绿线”编织宜居,方能绣出一幅人民满意的“城市蜀锦”。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小院镇李子沟村驻村第一书记:萧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