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开门、善开门,这所广东高校务实举措推动学习教育见实效

发布时间:2025-07-24 11:21: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开门教育办实事”为导向,聚焦师生关切,通过广开言路听需求、精准施策解难题、立足岗位促发展,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提升师生获得感、幸福感的生动实践。

一、开门纳谏听民意:广开言路,精准把脉师生需求

学院坚持开门教育,构建多元化、立体化的民意收集网络,精准掌握师生急难愁盼。

平台融合“广覆盖”。构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意见收集体系。线上渠道依托“校长信箱”、电子问卷等平台,线下通过座谈调研、信访接待等途径,并深度融合“一站式学生社区”等日常服务场景,实现师生意见收集网络的全方位覆盖。2025年4月至今,已累计收到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就业创业、校园安全等问题建议共计206条。

下沉一线“深交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头走进二级单位、学生宿舍、实训基地等,通过党课宣讲、现场办公、专题调研等形式开展“四下基层”活动,累计深入基层42人次,形成55项诉求清单。

2025年5月22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漆军赴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四下基层”现场办公、信访接待

党群议事“零距离”。召开教代会、高层次人才座谈会、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谈会、师生恳谈会等,将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议题纳入核心议事范围。如,通过第五届教代会第四次会议收集提案10类13条,各代表团现场提出建议57条,为精准施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5月22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第五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二、关怀民生解难题:闭环管理,高效破解急难愁盼

针对师生反馈的民意清单,学院党委迅速行动,推动建立“分类建档-挂牌督办-限期销号”闭环工作机制,切实提升问题解决质效。

快速响应“马上就办”。建立高效响应机制,对能立即解决的问题立行立改。如,针对教师反映的早班车发车时间问题,当周即优化方案,满足教师提前到校开展教学准备工作的需求;针对青年教师科研瓶颈,及时推出“鼎新”教科研大讲堂、“强能”云沙龙等系列讲座,基本实现青年教师科研培育全覆盖;对学生反应的水温不足问题,当即督促相关公司在24小时内完成管网排气阀检修;针对校编人员反映的体检标准较低问题,第一时间将校编人员体检标准调整提案提交院长办公会并审议通过,人均体检标准提升20%。

攻坚克难“啃硬骨头”。对于复杂问题,建立“分类整改、动态销号”机制,层层压实复杂问题解决责任,特别是对历史遗留问题和跨部门协调难题,实行领导包案制,确保每个复杂问题都有专人负责、有解决方案、有完成时限。如,针对基层单位普遍反映的依然存在的“文山会海”等问题,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漆军亲自挂帅,督促相关部门成立整改工作组,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的通知》等文件,有效减少发文及周会议数量,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三、奋进发展强引擎:立足岗位,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党建引领强服务。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立党员先锋岗、责任区44个,开展第四批党员先锋“育人导师工作室”项目验收和第五批申报工作,深化承诺践诺和志愿服务。如,依托学生事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学生社区,打造党员服务示范窗口,着力解决学生日常“急难愁盼”。今年4月以来,累计处理失物招领业务21件,安排勤工助学岗位9批次,办理学生证补换76人次,提供各类政策咨询138人次。

改革攻坚提内涵。将学习教育与“新双高”建设、升本目标深度融合,聚焦人才培养、科研服务、产教融合等关键领域,坚持问题导向,深入调研找准突破口,务实推动改革落地。如:针对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合作模式单一等问题,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二级学院及汇川、网易、白云电器等头部企业调研,通过“学院+企业”协同调研机制,精准对接专业建设需求与企业技术资源,达成多项合作意向,有效拓宽产教协同育人路径。

服务区域显担当。将学习教育同推动“双百行动”紧密结合起来,立足吴川、始兴两地教育、产业等领域需求,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合作,实施“乡村振兴AIGC赋能办公能力效能提升”等专项培训,组建博士服务团开展技术帮扶和农村经济诊断等,多措并举推动精准对接,以职业教育资源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4月18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组织人工智能团队骨干赴吴川市开展“乡村振兴AIGC赋能办公能力效能提升”专题讲座

接下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将持续深化“开门教育办实事”,以更优作风、更实举措服务师生、赋能发展,奋力书写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机电答卷”。(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