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高新区织密“人技共治”安全网—构建安全生产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7-25 16:28: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7月以来,永康高新区以精密排查为笔、创新实践为墨,持续勾勒安全防线的坚实轮廓。从工业燃烧器“神经末梢”的细致“体检”,到电气线路隐患的网格化“地毯式排雷”;从消防演习场淬炼出的本能反应,到“会说话”的安全提示器织就的浸润式防护——这片产业热土正以法规落地的精准度、科技赋能的创新力、全员觉醒的凝聚力,筑牢“人防+技防”深度融合的安全防护网,为企业稳健前行注入硬核底气。

推出“送安入企”服务: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7月22日,永康高新区应急消防管理站车辆悄然驶入金凯德集团厂区。喷涂车间入口处,一台安全提示器亮起绿灯,清亮的声音随之响起:“注意防护,规范操作!”几名佩戴防毒面罩的员工闻声驻足,下意识拉紧了装备扣带。这台“会说话”的安全提示器,正是永康高新区为企业安全防线嵌入的“神经末梢”。

当天,永康高新区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走进金凯德集团、浙江铁仁工具制造有限公司,检查安全提示器安装使用情况。在喷涂区入口、员工通道等处,不同款式的安全提示器如哨兵般值守,人员经过即触发语音提醒,让安全规章化作耳畔常鸣的叮咛。

“在永康高新区的指导下,我们安装了8台安全提示器。”金凯德集团安全员罗艳指着分布图说,“员工出入车间或靠近危险区时,立刻能听到提醒,安全意识不知不觉就扎了根。”浙江铁仁工具制造有限公司的狭窄通道转角,提示器的一句“转弯区域请慢行注意”,巧妙化解了视野盲区的碰撞风险。

“安全工作,常抓常新。”永康高新区应急消防管理站副站长王飞云的话道出深意。将规章化为日常之声,让警示融入步履之间,这种“时时提醒、日日强调”的浸润式引导,正唤醒员工的安全自觉。目前,首批700余家企业已完成安全提示器安装。下一步,永康高新区将把这份“听得见”的安全,送到辖区每一家企业,让科技哨音守护生产的每个角落。

聚焦“安全哨兵”:精密排查工业燃烧器报警装置

7月22日下午,永康高新区花城路一处厂房内机器声浪奔涌。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目光紧紧锁定工业燃烧器的压力监测报警及联锁装置,在机器嗡鸣与热浪交织中,为安全寻找不容置疑的凭证。

这场“一月一主题”专项行动,直抵工业燃烧器的安全要害。工作人员逐户排查时,隐患渐显真容:部分企业未安装这道“安全哨兵”;另一些企业虽已安装,却存在数量不足、位置偏差或参数不达标等问题。这些细微疏漏,恰是安全堤坝上不容忽视的蚁穴。

“我们已对154家涉工业燃烧器的企业完成地毯式排查。”王飞云在现场介绍,数据背后藏着沉甸甸的责任:142家企业已筑牢技术防线,12家仍未安装必要装置。针对薄弱环节,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当即责令限期安装到位,确保数量精准、位置无误,为设备安全运行筑起“铜墙铁壁”。

高温季叠加生产高峰,这场排查直抵设备安全的核心。隐患藏于细节,亦必在细节中消解。唯有让每一条规范落地生根,方能为每台工业燃烧器系紧安全之结,让工业脉搏在安全边界内稳健跳动。安全无小事,警钟须长鸣,隐患清零是唯一终点。

高温下的安全脉动:打响电气线路“排雷战”

7月,热浪裹挟蝉鸣席卷厂房。永康高新区花城西路沿街店铺内,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俯身配电箱前,指尖轻触电线绝缘层——细微裂纹、异常升温,都是高温下线路不堪重负的无声警报。工作人员的目光扫过每处接口、每段走向,为夏日用电安全丈量着每一寸边界。

这场夏季电气线路排查整治,直击高温高负荷下的风险靶心。线路老化、超载运行、绝缘破损、私拉乱接……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在狭窄设备间里揪出诸多隐患:蛛网般的飞线悬于潮湿墙角,超期服役的电线绝缘层脆化剥落,超载插座在热浪中散发焦糊味——每处不规范,都是高温下可能引燃的火星。

面对风险,应急消防管理站工作人员开出“处方”:所有企业须与持证电工签订协议,7月底前完成全面“体检”与整改。以《电气设备设施整治验收标准》为尺,确保规范统一:整治后,电工需在《电气线路隐患排查整治台账》签字附证,经企业盖章后交网格员存档。老旧线路要求更严,使用超二十年的必须彻底更新,企业需制定计划上报。

行动首站直指花川美食城。工作人员逐户排查,当日便揪出电线私拉乱接、配电箱堆易燃物等20余个问题。这些问题多数被责令现场整改;未能立行立改的,工作人员现场开具整治通知书限期消险。如果出现电工拒签、企业逾期未交合格台账等情况,工作人员将开展重点执法检查。

持续的高温考验着安全防线的韧性。永康高新区以网格为眼、专业为刃,将责任压实到每根电线、每个接口。整改台账上的每次签名,都是对隐患的郑重宣战;电工指尖检验的每寸线路,都在为城市安全运转注入可靠能量。唯有以最严苛标准掐灭每簇火苗,方能让企业无惧热浪,笃定前行。

烈焰前的必修课:200余名员工构筑“防火墙”

7月21日上午,骄阳炙烤着道明小微园二期的地面。9时许,急促的消防警报骤然撕裂园区宁静——这不是真火情,却比真火情更揪紧人心。永康高新区第九网格、第十网格联合开展的消防演习现场,200余名企业员工从各厂房快步奔出,在空地上迅速集结。汗水浸透工装后背,众人目光却紧盯着前方,那里正上演一场关乎生命的实战教学。

“灭火器不是摆设,是救命的第一道防线!”网格员的声音穿透热浪。教官提起灭火器,手指点过压把、插销、软管,“提、拔、握、压——四字口诀必须刻进肌肉记忆。”白色干雾猛地喷涌,精准扑向铁桶内翻腾的火焰。不远处的防烟面具教学区,多名员工将橡胶面罩扣紧口鼻,沉重的呼吸声在狭小空间里格外清晰。“弯腰低姿,沿墙逃生!”指令声中,员工们摸索前行,黑暗中的每一步都是对求生本能的锤炼。

消防水带操作区内,两名女员工紧握盘卷的水带奋力前冲;金属接口与消火栓咬合,转轮飞旋间,强劲水柱呼啸着射向20米外的靶心。水花飞溅处,掌声与喝彩声一同响起。

“以前没用过灭火器,今天才知道这么沉!”一名刚入职的员工抹着汗说。不少参与者感慨:“流水线操作熟,但接水带是头一回,这都是保命的本事。”

应急管理中心综合监管办副主任胡姚侠介绍,7月以来,永康高新区应急消防管理站联合市消防大队指导开展集中消防逃生演练30场,企业自主组织1400余场。

演习结束后,道明小微园重归平静,但某种深刻的变化已然发生——消防器材不再是墙角的红色摆设,而是两百双手真实触碰过的“生命盾牌”。在永康高新区,这场高温下的集体操练印证着朴素真理:烈焰无情,但若人心有备,每双手都能举起灭火器、扣紧防烟面罩、甩开消防水带,安全生产的防线便真正筑在了最坚实的土壤上。

(陈宏宇)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