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为博士生筑牢思想根基

发布时间:2025-07-25 16:28:5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博士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和未来发展的栋梁。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有效引导这一高层次人才群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是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博士生提供坚实价值引领的实践路径。

博士生群体肩负着推动科技进步、引领社会发展的重任。他们的思想高度、价值取向不仅关乎个人成长,更与国家未来息息相关。当前,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深入发展,社会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如何在尊重学术自由和个体思考的同时,为博士生成长提供清晰的价值坐标和精神动力,显得尤为重要。这项工作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深远意义。

一、为何需要加强博士生的价值引领?

点亮成长灯塔:为博士生在追求学术卓越的道路上提供方向指引,帮助他们在面对复杂环境和多元思潮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明晰人生目标,将个人才华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激发创新动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源泉。引导博士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助于培养批判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其在科研攻关中注入持久动力。

培育国之栋梁:高层次人才是国家战略资源。确保其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实现国家长远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二、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多元文化影响: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博士生的思想观念易受复杂信息环境影响。

学术压力与价值选择:繁重的科研任务和竞争压力,可能导致部分博士生过于关注眼前成果或个人利益,忽视对更宏大价值的思考和社会责任的担当。

教育方式需创新:传统的教育模式有时难以满足博士生自主性强、思维活跃的特点,吸引力、实效性有待提升。

网络信息复杂性:网络空间信息良莠不齐,对博士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和价值观塑造提出挑战。

机遇:

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对高层次人才培养投入持续加大,为相关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理论创新指引:当前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为高校开展思想引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丰富滋养。

技术赋能教育:网络新媒体为创新教育形式、拓展教育空间、增强互动体验提供了广阔平台。

三、实践路径探索:多维并举强化价值引领

针对博士生的特点和需求,高校需要探索系统化、浸润式的价值引领路径:

1.深化课程内涵,夯实理论根基:

优化课程体系:在确保核心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各学科专业特色(如中医药学可融入科技伦理、人文精神探讨),开发跨学科选修课程,注重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精髓及其与专业发展的联系。

创新教学方式:广泛运用案例研讨、情景模拟、实地调研、名家对话等互动性强的方式,鼓励博士生深度思考、联系实际。积极利用VR/AR等新技术、在线资源库等,提升学习体验和效率。

完善评价机制:突破单一试卷考核,引入研究报告、文献分析、课堂表现、实践成果等多元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综合能力考察。

2.强化导师责任,发挥示范效应:

提升导师素养: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引导,使其深刻理解并自觉运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教学科研,提升言传身教的意识和能力。

明晰育人职责:将思想引导、学术规范、人格塑造明确纳入导师职责范围,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导师不仅关注学术产出,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导师通过定期交流、科研指导、团队建设等途径,主动关心博士生思想动态,在讨论学术问题的同时,引导其思考价值选择和社会责任,做学生的引路人。

3.涵养校园文化,营造育人氛围:

繁荣校园文化:精心组织高层次学术讲座、文化沙龙、科技论坛等活动,特别是结合学科特色(如中医药文化节、科技伦理辩论等),营造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服务社会的浓厚氛围。

活跃学生社团:支持博士生围绕理论学习、学术探讨、社会服务等成立社团,鼓励自主开展活动,在交流碰撞中深化认识,提升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能力。

树立榜样力量:挖掘宣传在学术科研、社会服务、品德修养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博士生和导师典型,用身边人身边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4.拓展实践平台,增进认知认同:

建立多元基地:与科研院所、企业、社区、乡村等共建社会实践基地,为博士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服务基层提供稳定平台。

丰富实践内容:组织博士生参与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志愿活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多样化实践项目(如中医药博士生可参与义诊、健康科普),引导其在实践中深化理论认知,感受时代发展,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实践指导:配备专业指导教师,引导博士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对实践成效进行科学评估。

5.善用网络阵地,拓展教育空间:

建强线上平台:整合资源建设专门的学习交流平台,提供优质在线课程、讲座、资料库和互动社区,满足博士生碎片化、个性化学习需求。

创新传播形式:积极运用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以图文、短视频、直播、互动话题等生动形式,传播核心价值理念,回应关切,提升吸引力和覆盖面。

提升媒介素养:加强博士生网络素养教育,培养信息甄别能力、理性表达习惯和网络自律意识,鼓励其在网络空间传播正能量。

为博士生提供坚实的价值引领,是新时代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任务。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高校需要把握机遇,不断创新理念、方法和载体,将价值引领有机融入博士生培养全过程。通过课程优化、导师垂范、文化浸润、实践锻炼、网络赋能等多维度协同发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方能有效引导博士生筑牢思想根基,激发创新活力,最终成长为德才兼备、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小琴)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