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走马乡:产业“磁石”引人归 环境蝶变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5-07-30 15:33: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布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上,重庆市彭水县走马乡入选,这份荣耀不仅是对其过往发展的肯定,更是对其未来前行的鞭策。
多年来,走马乡锚定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和基层治理创新三大方向,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让这片土地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产业兴旺筑根基,铺就富民增收路
乡村振兴,产业是核心驱动力。走马乡立足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构建起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为村民铺就了一条坚实的富民增收路。
在保兴村辣椒种植基地,整齐的辣椒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翠绿的叶片间已能看到点点鲜红的果实雏形。保兴村1组村民余先万笑着说:“现在不用外出打工,在基地里干农活就能挣钱。育苗、栽种、施肥这些活都是咱农民拿手的,一点也不难,一天能挣100元,一个月下来差不多能有1000多元收入,家里的开销够用了。”辣椒产业像一块磁石,把村民吸附在土地上,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
除了辣椒,走马乡还大力发展蔬菜、红薯、玉米等农作物种植,同时积极推进家畜家禽养殖,形成了“种养结合”的产业模式。近年来,该乡更是将发展村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下大力气培育特色经济作物,核桃、花椒、油茶、苍术等在山间田野扎下了根,长势喜人。为了拓宽产业路径,走马乡还建设了1个生态养殖基地和4个规模养猪场,通过科学化、规模化养殖,提升产业效益。
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村集体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成功推动村集体经济的提质增效。据统计,走马乡产业发展带动了1653户农户实现稳定增收,其中包括314户脱贫户、1056人,所有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产业兴旺,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乡村发展的底气更足了。
环境蝶变展新颜,打造宜居幸福家
“路通了,村美了,咱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舒心了。”这是走马乡村民对家乡变化的共同感受。走马乡始终坚持“乡村振兴,交通先行”的理念,把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作为文明村镇建设的重要内容,让乡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走马乡下足功夫。蜿蜒曲折的产业路延伸至各个村庄和田间地头,为农产品运输和村民出行提供了便利;硬化公路总里程达到230公里,新建的绕场路、新增的村级公路像一条条纽带,将分散的村落紧密连接起来。为了保障群众出行安全,该乡还在公路沿线安装了37公里的防护栏,让村民出行多了一份安心。如今,走进走马乡,宽敞平整的公路四通八达,彻底告别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
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走马乡以“六干净一规范”为标准,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改厕工程让村民用上了卫生的厕所,改变了过去的如厕习惯;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项目的推进,让乡村告别了“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的现象;道路清障敞亮行动让乡间道路更加整洁通畅。
龙胜村党支部副书记段继红说:“通过开展敞亮行动、垃圾分类和农户庭院美化,咱们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以前村里杂物乱堆,现在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收拾得干干净净,还种上了花草树木。法治文化宣传栏、健身器材等设施也建起来了,村民茶余饭后可以去健身、学习法律知识,大家的幸福感和乡风文明程度都在同步提升。”
如今的走马乡,放眼望去,是长势良好的百合,是美丽整洁的农家庭院,是干净宽敞的村庄街道,处处都彰显着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带来的丰硕成果,一个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图景正生动展现。
未来,走马乡将锚定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持续在环境优化上出实招、在法治建设上求实效、在教育赋能上见真章、在文化传承上做文章,让文明乡风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让“全国文明村镇”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努力在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走马力量。(文/沈飞松、图/彭水县走马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