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公安:犹记当年“橄榄绿” 无悔此生“藏青蓝”
发布时间:2025-08-01 10:48: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青春书写橄榄绿,使命熔铸藏青蓝。在重庆市公安局江北区分局,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身披“橄榄绿”,用热血青春守卫山河万里,如今换上“藏青蓝”,他们以忠诚担当续写为民初心。
值此“八一”建军节之际,聚焦江北4名退役军人民警,他们将军营淬炼的钢铁意志融入警营,在社区、案侦、特警、交巡的岗位上,续写着守护平安、服务人民的崭新篇章。
社区民警郑世友:从“战场”到“油站”他是平安守护的前沿哨
早上8点,加油站的顶棚边缘还垂挂着昨夜的雨珠,复盛派出所社区民警郑世友却早已开始雷打不动的巡查:检查一键报警系统、清点防范设备、梳理销售登记台账……当郑世友手指划过加油机的防爆检测标签,他像当年在部队检查枪械般专注,“老王,昨天下雨,铜芯露出来了,3号机的静电接地线该换了。”
郑世友,1989年3月在四川省武警总队入伍,1997年来到武警重庆总队,服役17年后转业到江北区公安分局,从事社区民警工作19年。
郑世友管辖的区域有2个加油站,他始终将加油站的安全管理与服务保障放在工作首位。在他的警务包里,常年备着三样“法宝”:第一样是测电笔,检查时测电笔可以快速排查线路老化隐患;第二样是“应急微课存储卡”,遇到新员工上岗,U盘里的消防演练教学视频当场就能播放“微课堂”,图文并茂的讲解比纸质手册更易记易懂;第三样是“警企连心卡”,正面印着郑世友24小时畅通的联系电话,背面留着加油站员工的“问题反馈栏”,若发现可疑人员、设备故障等情况,随时能打电话“一键求助”,小小的卡片成了警企同心守护安全的“连心桥”。
“郑警官管得严,但我们心里踏实!”加油站负责人王店长指着墙上“平安商户”的奖牌说。这三样“法宝”随郑世友的脚步走遍加油站的每一个角落,把细致服务送到心坎上,让安全守护时刻在线,他们不仅是他扎根基层的智慧结晶,更是警民同心护平安的生动注脚。
案侦民警何坤:从“守碑”到“破案”他不辱使命尽显铁军本色
2009年,西藏边陲。入伍刚刚2年多的汽车连排长何坤遇上了一件大事:通往施工单位的唯一公路因泥石流造成公路塌方800多米。
冒着二次泥石流和塌方的危险,何坤身先士卒,驾驶军车多次穿越泥石流和塌方区域,在堆满石块的道路上,冲破重重障碍,带领着战士们用生命将5吨紧急物资护送到了目的地。完成任务后,他才发现自己手背被玻璃碎渣划出了数道血印子。
“当兵最不怕的就是吃苦。”这是何坤常常挂在嘴边的话。作为曾经的边防卫士,部队里的摸爬滚打让他更吃得下苦,啃得了硬骨头。这位硬汉曾先后担任排长、副连长、指导员。2018年转业至石马河派出所成为一名案侦民警。
熬红双眼追捕黑夜,疲惫身影迎接黎明,这是案侦民警的日常。“警察同志你可得帮帮我啊!我不想活了!”一次值班,何坤得知报警的中年妇女被电信诈骗20余万元。了解情况后,他一边安抚报警人,同时立即开展冻结和立案。梳理资金流、锁定嫌疑人、跨省实施抓捕……一周后,何坤将被骗的20余万一分不少地返还给报案人。
军旅生涯锻造了何坤吃苦耐劳的钢铁意志,警营岁月淬炼出他为民而战的赤子之心。无论是戍守边疆的“界碑”,还是守护百姓钱袋的“卫士”,何坤始终以冲锋的姿态诠释着同一个信念——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是一名战士到警察的蜕变,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对“为人民服务”誓言的终生践行。
特警张荣涛:钢枪换警械 他用忠诚守护城市安全
“快处冲锋车组,有一男子欲跳桥,请迅速前往处置。”某日深夜,对讲机传出一阵急促的呼喊声,接到指令的特警支队民警张荣涛和组员仅用时2分钟便抵达现场。此时,跳桥男子已把随身物品扔在桥上,翻过护栏,踩在外面的钢板上,随时做好跳桥的准备。
张荣涛一边安抚男子情绪,一边寻找时机实施救援。“再抽一支烟吧。”攀谈中,张荣涛制造了给男子接触的机会,在递火的一瞬间,张荣涛迅速抓住他的双肩,和其他处置警力一起将他救下。回到车内,张荣涛长吁一口气,思绪仿佛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007年12月,张荣涛从大学应征入伍,2009年考入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军旅期间,历任战士、学员、排长、副连长,曾获评优秀士兵和基层优秀军官,2021年转业至江北区公安分局特警支队。
部队锤炼的过硬素质,化作特警实战的制胜本领;军营培养的纪律意识,成为警队执法的严谨作风。对于张荣涛,变的是身份角色,不变的是“人民至上”的信念——无论是军装的橄榄绿,还是公安的藏青蓝,穿在身上的,始终是“对党忠诚”的庄严承诺。
交巡警邓陆军:从“标兵班”到“示范岗”他将军事标准带上街头
上午8点,江北嘴车流如织,交巡警支队勤务三大队民警邓陆军正在路口指挥交通。炽热的阳光直射在柏油路上,热浪扑面而来,他的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额头的汗珠不断滑落,但他依旧笔直站立,用最标准的手势,引导车辆有序通行,透露着那股熟悉的军人气质。
同事常说,看邓陆军执勤就像看军事表演,每个细节都透着军人的精气神。而在邓陆军看来,这不仅是习惯,更是一种责任——规范的执勤动作既能提升执法权威,也能给群众带来安全感。
2018年,邓陆军从陆军预备役高炮团转业后,来到江北区公安分局成为一名交巡警。昼夜出警处理交通事故、严冬酷暑指挥疏导交通、严肃耐心查处交通违章,积极巡逻消除安全隐患……交巡警负责的不仅是交通管理,更是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邓陆军时刻以军人般的纪律严明、作风优良、吃苦耐劳、团结协同精神严格要求自己。
连日来,重庆持续高温天气,主城区气温多次突破40℃,路面地表温度更是高达60℃。在这样的“烤”验下,邓陆军每次执勤时间超过8小时,不仅要应对早晚高峰,还要加强午间时段的路面巡逻。由于长时间暴晒,他的手臂和脖颈处已经晒出了明显的“黑白分界线”,他却笑称这是“交巡警的勋章”。
除了维持交通秩序,邓陆军和同事们还要随时应对突发情况。7月15日下午,邓陆军在巡逻时发现一位老人中暑晕倒在路边,他立即上前救助,将老人转移到阴凉处,并联系120送医。类似的事情在高温天气下并不少见,邓陆军说:“群众有需要,我们就要第一时间站出来。”
“天气再热,工作标准不能降。”这是邓陆军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川流不息的路口,邓陆军始终以最规范的执勤动作,续写着军转民警的别样风采。(江北区公安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