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系”书记驻村记:可借鉴的乡村振兴之路

发布时间:2025-08-01 11:17:5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日,一个《人人都爱喝的石阡茶》的视频火遍大江南北,“茶系”驻村书记卓仕君的事迹也被广大网友熟知,并纷纷点赞:赤城谋发展,白衣续真情。从城市医生变成“网红书记”,卓仕军的努力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为其他驻村书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把准乡镇“茶脉”,诊疗发展疴疾。从县中医院到田间地头,“茶系书记”卓仕君用“医者思维”为凤凰屯村茶产业“问诊把脉”。三个月足迹走遍村民小组,驻村笔记精准定位痛点:5万株古茶树闲置、2600亩茶园效益低迷,长期在低位徘徊。破局关键在于激活产业基因,他联合村两委开出“药方”,以“传统种植+特色养殖+集体经济”的振兴路径,推动茶厂升级智能化生产线,让石阡苔茶产值突破32亿元,凤凰屯村亩均增收2000元。深挖本土禀赋不是一句空话:先踏遍田间地头摸清“家底”,再聚焦痛点找准“病灶”,最后结合实际开出“特色药方”。驻村书记唯有沉下去、钻进去,方能让产业振兴的根基扎得深、立得稳——这是实践给出的最朴素答案。

开出治理“良方”,统御资源难题。卓仕君借用自身单位的资源禀赋,定期组织专家团队进村义诊,累计为 26户困难群众提供免费诊疗,同时创新“以购代捐”模式——村民参与健康筛查即可获得积分,积分可兑换茶叶、跑山鸡等农产品,既解决了医疗帮扶“最后一公里”问题,又打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这种“健康扶贫 +消费扶贫”的双向赋能,让凤凰屯村的茶叶销量在义诊期间激增 150%,跑山鸡、生态米等副产品也搭上电商快车。资“这种‘健康 +消费’的联动模式,并非局限于医疗领域,源整合的关键在跨界联动,无论是医疗、交通还是教育资源,都可通过“需求匹配”转化为发展动能。驻村书记若能举一反三——比如用教育资源兑换农产品、用技术培训积分换生产资料,便能让各类帮扶资源都成为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催化剂’,这才是资源整合的深层逻辑。”

梳理发展“气脉”,激活流量密码。石阡茶的芬芳飘出深山,靠的不仅是传统口碑,更是因为搭乘上电商的快车,激活流量密码。20余条爆款短视频让卓仕君成“网红书记”。他带团队拍云雾茶山、古法制茶,《人人都爱喝的石阡茶》播放破千万,春茶订单增210%,库存半月售罄。石阡茶与石阡乡村的故事被卓仕君赋予全新的生命力,铸成特色地方品牌。新时代乡村振兴要善用新媒体平台,让基层干部不惧镜头,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化身为“新农人”,让沉寂的农产品变身为个性鲜明的网络“IP”,让帮扶资源化作带不走的“地区品牌”,真正让驻村帮扶从“授人以鱼”转化为“授人以渔”。(高县可久镇人民政府:税培锋)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