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众工作中书写民生向好的走心答卷
发布时间:2025-08-04 14:50:1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基层是联系群众的神经末梢,群众工作是基层党组织的永恒课题。从“把屁股端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的朴实追求,到“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庄严承诺,群众路线历来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基层群众工作千头万绪、任务繁重,唯有把群众工作做深做实做细,才能筑牢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在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中答好时代考卷。
察实情、访民意,把准群众需求的脉搏。群众工作的前提是读懂群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脱离群众的调研如同盲人摸象,脱离实际的决策恰似空中楼阁。做好群众工作,首先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甘当小学生。要多去田间地头踩踩泥,到街头巷尾聊聊天,既要听锣鼓声,更要听弦外音;既要算经济账,更要念民生经。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中,不能只看报表数据的光鲜,更要聚焦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堵点难点,主动帮其破解增收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没有农民农村的共同富裕就没有整个国家、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动力;在落实党在农村政策时,不能满足于办公室里的纸上推演,更要通过院坝座谈会、线上听证会等形式,让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建言者、参与者。要精细填写民情日志,对群众反映的诉求分类梳理、动态更新、限时响应,做到群众盼什么就紧盯什么,群众愁什么就攻坚什么,让工作始终跟着问题走、围着群众转、贴着民心干。
出实招、求实效,筑牢服务群众的基石。群众工作的关键在解决问题。行胜于言,群众看干部,不看说得有多动听,只看做得有多实在;不看台账有多厚实,只看笑脸有多灿烂。做好群众工作,既要传承焦裕禄式的为民情怀,也要创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现代方法,让“最后一公里”真正成为“服务零距离”。面对矛盾纠纷,要当好调解员,用法理情化解分歧,把小摩擦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握手言和的效果;面对民生难题,要做好勤务员,对教育、医疗、养老等关键事,既敢啃硬骨头,也善下绣花功。针对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养老难题,可推动互助养老点建设,让空巢变“暖巢”;针对新业态从业者的权益保障,要主动延伸服务触角,让漂泊者有“港湾”。要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效果清单“三张清单”闭环机制,对群众诉求实行挂号督办、销号管理,让“说了就办、办就办好”成为工作常态,用实实在在的成效赢得群众信任。
暖民心、聚民力,激活同心同行的动能。群众工作的目标是凝聚力量。“人心齐,泰山移。”群众工作既要解决急难愁盼,更要画好最大同心圆,让党群同心成为最动人的风景。做好群众工作,要把服务温度转化为民心热度。政策宣讲时,要用群众语言,把书面语变成家常话、把大道理讲成身边事,让群众听得懂、能接受、愿参与;服务群众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对特殊群体多一份耐心,对新生事物多一份包容;搭建党群议事会、村民理事会等平台时,要让群众在参与中增强认同感、提升主人翁意识;完善群众评议机制时,要把工作好坏的评判权真正交给群众,用口碑检验政绩、用民心衡量成效。要经常性深入群众开展回访,既听顺耳话也听逆耳言,不断改进方法、提升水平,推动“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让群众在共享发展成果中切实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高县农业农村局:严贤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