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三江新区:三村联动,“小”藠头“大”收益
发布时间:2025-08-04 15:12:2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藠头,外形似葱若蒜,不仅是餐桌上可拌、可炒、可腌制的美味佳肴,更是兼具药用价值的“菜中灵芝”——入药能促进消化、增进食欲、预防心血管疾病、助力骨骼发育。在宜宾三江新区江南镇,这颗承载着乡土智慧的小作物,正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大抓手。而由新明、大明、济民村集体公司联合组建的叁铭农业发展公司,更为当地藠头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据了解,新明村有着上百年的藠头种植史,走进村子,随处可见用蕨鸡草覆盖的土地,而这其中藏着的便是一颗颗藠头。75岁的张伯松笑着向笔者讲述:“祖祖辈辈就在种藠头,从以前的5分钱一斤挑着到场镇上卖,到现在最高峰4块钱1斤商家来收,不管行情好不好中间从没间断过,算是一种传承了。”近年来,随着藠头行情向好,他家的种植规模已扩大到10余亩,一年光靠藠头就能增收5万余元,算得上村里的种植大户。
一旁的尹小平也附和道:“种藠头比种玉米、水稻等其他农作物省事省心多了,而且效益还好。种下去用蕨鸡草一盖,基本就不用怎么管了。”张伯松和尹小平都表示,过去种植藠头没什么技术,全靠祖祖辈辈摸索试种,如今已总结出一套成熟经验:藠头适宜生长在酸性土壤中,气候不能太干燥,用蕨鸡草覆盖土地既能保持湿度,又能抑制杂草,长出的藠头洁白脆嫩,这便是他们的种植“秘方”。
随着藠头行情越发向好,江南镇散户式的种植售卖模式已跟不上市场需求。在深厚的种植基础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下,2024年,由新明、大明、济民村集体公司联合组建的叁铭农业发展公司应运而生,为当地藠头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与此同时,依托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400余万元,分两期建设的藠头初加工厂目前已建成1个分拣场、8个窖池和4间冻库,其中冻库已投入使用,储存藠头100余吨。
“我们村集体成立这家公司后,从村民手中收购藠头的价格普遍会比外面高一些。成立公司的目的并非盈利,而是想把本地的藠头打造成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帮助村民多增收。”新明村党支部副书记周文介绍道。目前,公司已与长宁香甜甜、高县腾耀两家食品企业签订合约,预计到2026年,本地藠头种植规模力争达到1万亩,营收达到5000万元,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如今,随着村集体公司的成立,藠头产业不断升级,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拓宽,群众通过种植藠头实现了稳定增收。这颗小小的藠头,正以强大的生命力和可观的经济效益,在江南镇的乡村振兴道路上焕发出巨大能量。(段华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