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高新区(滨江):加速构建“数据-算力-模型”三位一体发展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5-08-05 10:15:3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8月1日,杭州高新区(滨江)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推进大会在“中国数谷”大厦举行。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与创新应用先导区的核心承载地,该区正通过政策创新、场景驱动与生态协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滨江经验”。
在政策支撑层面,高新区(滨江)构建了全国首创的“数据-算力-模型”三位一体政策体系。通过设立年度5000万元“语料券”和1亿元“算力券”,重点降低企业用数用算成本,对数据基础设施使用费用给予最高50%补助,算力使用费用补贴比例提升至60%,单家企业年度最高可获2000万元支持。同时,对开源人工智能计算平台、模型及工具开发企业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加速技术共享与产业集聚。这一政策框架已吸引30余家企业发布超40个行业大模型,其中新华三“百业灵犀”、联汇科技“欧姆”等11个模型通过中央网信办备案,数量居全市首位。
产业创新方面,杭州具身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正式启动,标志着“算力+数据+模型+场景”新质生产力体系的落地。该基地由宇树科技、星海图等企业联合建设,涵盖能力供给、模型训练、场景验证和测试认证四大功能模块,并现场展示了多款人形机器人产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耀南领衔的专家团队为基地提供技术指导,进一步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此外,浙江省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同步启动建设,推动高新区(滨江)向具身智能引领区、训练熟化加速区迈进。
场景应用成为技术落地的重要突破口。大会发布五大领域人工智能典型场景需求,覆盖生产制造、医疗健康、金融贸易等关键行业。值得关注的是,“基于数据可信流通设施环境番茄生长模型”入选国家数据局创新案例,其通过“三数一链”数据治理体系,实现农业数据安全共享与模型精准训练,为乡村振兴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期开赛的“中控杯”工业AI创新挑战赛,将挖掘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在生态构建上,高新区(滨江)已形成覆盖芯片研发、算力基础设施、行业大模型、数据交易的全产业链。2024年,全区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突破2000亿元,占杭州市比重超40%。会上,商业航天、AI感控、低空防御等10个前沿项目集中签约,浙江大学与高新科创集团合作的“海洋大模型OceanGPT”项目尤为瞩目。该项目整合167类海洋行业数据,构建全球领先的海洋可信数据空间,近期入选国家数据局“2025年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兰建平在大会中指出,高新区(滨江)的创新实践为全省打造人工智能高地提供了重要范式,下一步需重点强化智能算力网络建设与跨行业数据融通。安脉盛、光粒科技等企业代表围绕工业AI、智能硬件等领域分享技术演进趋势,强调垂直场景与核心技术的双向突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路径。
当前,高新区(滨江)正以“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为牵引,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加速形成具有全国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注入强劲动能。(汪杰菲、刘望、肖鳕桐、祝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