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初心为舵 以实干为帆 谱写民生幸福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8-06 15:04:3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公平、均衡、普惠、可及”八字方针为新时代民生工作锚定方向。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初心为舵把握航向,以实干为帆破浪前行,让政策红利转化为群众可触可及的幸福体验,在为民服务的答卷上书写“民之所忧,我必念之”的责任担当。

察实情,听民声,用脚步丈量民生需求的深度。精准把握群众需求,是做好民生工作的前提。唯有打破“信息壁垒”,才能捕捉最真实的民生脉动,变“被动等待诉求”为“主动发现需求”,要建立“民情速报员”制度,组织党员干部带着问题清单走访入户,推动低保救助、危房改造等政策从“群众找上门”转为“服务送上门”,要构建数字听声渠道,整合政务服务APP与社区微信群,推行“扫码提建议”“线上恳谈会”等指尖反馈模式,实现群众诉求“提交—分流—办理—反馈”全流程可视化,要践行一线工作法,落实干部下沉机制,推出“远程帮办”服务,通过视频连线为偏远地区纳税人提供“面对面”辅导,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解民忧,纾民困,以闭环机制打通民生服务的堵点。破解民生痛点,关键在于构建“发现—处置—回访—提升”的全链条责任体系,用制度刚性保障,靶向破解民生痛点。针对“就医难”,要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定期下沉基层坐诊,预留专家号源优先向基层开放,在居民小区配套建设“日间照料中心 +托育驿站”,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确保每一分民生投入都用在刀刃上。

聚民力,暖民心,靠长效机制厚植民生幸福的沃土。民生工作的温度,既在于即时性的问题解决,更在于可持续的制度滋养,需凝聚多方合力共绘幸福图景。要织密兜底保障网,动态更新“低收入人口数据库”,整合民政、医保、残联等部门数据,自动预警因病、因灾致贫风险,实现“未贫先防”,推广“民生实事项目清单”制度,通过“群众点单、部门办单、纪委督单、百姓评单”闭环流程,推动不动产登记、小区物业等难题逐项破解,确保养老、教育、医疗等民生项目持续推进、落地见效。

民生工作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广大党员干部唯有始终以“初心”为指引,以“实干”为路径,把“公平、均衡、普惠、可及”的要求贯穿工作全过程,才能让民生福祉如春风化雨般浸润千家万户,用初心与实干续写新时代民生幸福的崭新篇章。(宜宾市翠屏区人社局:刘麒)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