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人大常委会:建好用活人大代表活动阵地 “小阵地”释放“大能量”
发布时间:2025-08-08 09:45:1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人大代表之家”是代表联系选民、倾听民声、履职尽责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延吉市人大常委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开展“千名代表进千村(社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办好民生实事”主题活动为抓手,通过规范化建设、常态化履职和创新服务,让代表活动阵地“活”起来,成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平台。
阵地建设“实打实”民意桥梁“心连心”
走进延吉市进学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室内明亮整洁,阳光议事厅、宣传展示区等功能区域划分清晰,市民可以在“家门口”通过与人大代表面对面、电话、微信等多种渠道反映问题建议,切实感受民主在基层的落地落实。
这一场景是延吉市人大常委会深入推进“千名代表进千村(社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办好民生实事”主题活动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延吉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代表履职平台建设,按照“八有”标准对全市11个“人大代表之家”和88个“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进行规范化建设,实现基层阵地全覆盖。为确保阵地有效运转,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代表服务保障中心,配备9名专职工作人员,为代表履职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
在阵地管理方面,延吉市人大常委会明确“代表家(站)”负责人职责,选派20名代表兼任副职,并通过年度计划审核、代表述职、履职档案等措施加强制度规范。同时,积极落实“双联”工作机制,不断密切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人大代表、人大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将全市319名吉林省、延边州、延吉市人大代表按照代表类别、选区入驻到88个“人大代表工作(联络)站”,开展接待、宣传政策、述职等活动,为代表依法履职奠定坚实基础。
代表履职“常态化”服务群众“零距离”
代表活动阵地不仅要建得好,更要用得活。延吉市人大常委会在推进代表活动阵地建设中,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努力把“代表家(站)”打造成为代表履职的“新场景”。
近年来,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市人大代表活动阵地积极组织代表“进家(站)”开展履职活动,累计接待选民8000余人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538项,帮扶困难群众900余人次,资助贫困学生和家庭164户。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代表们深入所在“代表家(站)”开展志愿服务,捐款捐物累计达1500万元。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人大代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7000余人次,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的担当作为。
在“千名代表进千村(社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办好民生实事”主题活动中,各镇、街道依托代表活动阵地,组织193名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开展专题宣讲208场,覆盖各族群众2.5万余人。宣讲期间,人大代表为百姓做好事、办实事125件,累计捐款14万余元,捐助各类物资1700余件。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建设民族团结议事亭和文化墙等举措,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真正实现了代表活动阵地从“建好”到“用好”的转变。
民生答卷“晒成绩”急难愁盼“马上办”
“在这么好的门球场打球真带劲!感谢人大代表出资建门球场,让我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快乐、增强体质。”延吉市北山街道丹吉社区居民宋永日的这番话,道出了“代表家(站)”建设带来的民生改善。
“过去,北山街道没有门球场地,老年居民想打门球,需要乘车到新兴街道开展活动。”延吉市人大常委会北山街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汲长雷说,2024年,延边州人大代表、延吉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贤哲在北山街道“代表之家”征求选民意见建议时,得知了老年居民期待拥有娱乐休闲场地的诉求,便主动筹集资金81万元建设了标准化门球场,同时帮助社区改造办公场地、维修周边路面,提升了社区容貌和居民幸福感。这一事例生动体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代表履职理念。
为建好管好用好“代表家(站)”,2024年以来,延吉市人大常委会在全市6个街道设立了工作委员会,落实人员编制和办公场所,为每个街道提供2万元工作经费,有效填补了街道层面人大工作的空白。各街道工作委员会积极创新工作机制,推动“代表家(站)”质效提升,如北山街道梳理基层代表“12345”工作法,让代表们善于通过人大视角、制度方式发挥人大代表工作成效;公园街道设立“人大代表——林松淑工作室”,依托“146”工作法开展“千名代表进千村(社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办好民生实事”主题活动,以实际行动服务各族群众;建工街道打造“家(站)点单、代表接单”特色品牌,建立“民情联络员微信群”,实现“线上+线下”全天候联系群众。同时,各街道还结合辖区特点,通过设立“代表接待日”“民情恳谈会”等,畅通民意表达渠道,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代表工作更加贴近群众需求。
一个个“小阵地”切实成为承接民意的“大平台”、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舞台”。延吉市通过充实“代表家(站)”的内涵,架起社情民意“连心桥”,使“小空间”成就“大民意”,不仅激发了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力,切实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更让群众的幸福感可触可感,笑脸在家门口灿烂绽放。
(延吉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