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县铜钱镇:深山明珠 云端破圈
发布时间:2025-08-08 16:14: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还在为深山好货“锁深闺”发愁?地处大山深处的铜钱镇,宛如一颗被数字浪潮唤醒的明珠!曾经深锁重峦的香菇、醇厚爽滑的木耳、清香馥郁的茶叶、鲜美脆嫩的干笋、地道醇香的腊肉……这些饱含泥土芬芳的优质农特产品,如今正搭乘互联网的快车,跃上云端直播间,飞出大山,直达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近年来,铜钱镇在“党建+”机制引领下,精心谋划“一线三流域”(康阳公路沿线,双河流域,后河流域,张朋流域)产业布局。依托康县云岭农特产品加工中心,建成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农特产品展销馆。科学规划产品展示区、电商直播区、加工包装区等功能区域,成为产品汇聚与产业融合的关键枢纽。
深山好货破圈突围,电商矩阵聚力赋能。农特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曾是铜钱镇产业发展的一道难题。为打破困局,镇党委政府大胆创新,精心打造“一中心五基地”电商直播矩阵,深度整合农业、电商、文旅资源,构建“常态化直播 +精准化运营”双轮驱动机制。专业主播“妙语生花”:他们是农特产品“破圈”的核心引擎。直播间里,主播们妙语连珠,细致呈现产品特色,分享种植故事、采摘技巧、烹饪秘籍,让消费者仿佛置身铜钱田间地头,感受独特农耕文化魅力。本地农户“精益求精”:农户们严格按照高标准进行种养殖,从选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确保农特产品品质上乘、安全可靠。新鲜采摘的农特产品迅速送至展销馆,精心加工包装后,由主播在直播间热情推介销售,让农户直接参与销售环节,共享发展红利,真正实现从“会种地”到“会卖货”的华丽转身。透明溯源“品质可见”:邀请网红达人、专业主播走进田间车间,将农特产品生长、加工全过程透明化呈现在消费者眼前。消费者通过直播,能看到香菇在山林生长、木耳在菌棒舒展、茶叶在茶园摇曳、干笋在竹林成熟、腊肉散发诱人香气,品质清晰可见,口碑广泛传播,成功打通品牌破圈之路。
直播带货频传捷报,山乡好物畅销云端。如今,直播助农已成为铜钱镇的时尚“新农活”,手机、网线成为农民手中的“新农具”。镇村干部积极顺应数字潮流,学习新技能,走进直播间,为家乡农特产品倾情代言。一部手机、一根网线,架起产销金桥:通过电商平台,全镇农特产品不仅实现优质优价,销售范围更远达全国各地,彻底打破地域限制。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直播150余场,观看人数达13.5万人次,各电商平台线上线下共销售22000多单,销售额高达800万余元。甘肃云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湖南宜章臻湘食品有限公司及两河镇达成农特产品统购统销合作协议,在延链补链、构建产销供一体发展模式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并作为铜钱代表积极参加2025甘味陇货城市行“陇货入苏”产销对接康县专场活动,携精选山珍好物,盛装赴会,用最真诚的语言、最生动的展示,向常州市民和各地客商讲述铜钱故事,传递“甘味”真谛。大力推动铜钱镇优质农特产品走向全国各地,让更多的朋友品味到来自陇南深山的纯净与醇厚,爱上这份独特的“铜钱味道”。
政企农携手筑金链,红利共享同绘新篇。独木难成林,在推进直播助农中,铜钱镇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依托云岭农产品加工中心,构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干部助力、群众受益”的发展模式,实现电商与“三农”深度融合。通过这一创新模式,成功联动了辖区8家优秀企业(合作社),汇聚了50余种独具风味的农特产品。从田间地头到直播镜头,从种植大户到广大消费者,链条上的每一环都紧密相连,共享发展红利,真正实现了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增色!同时,利用网店平台实时数据大屏,动态监管运营状态,集中展示当天的销售单量和数据,实时数据大屏通过动态可视化、多维度分析等方式,将海量数据转化为直观决策依据,为店铺运营提供科学依据。在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计划为木耳、香菇、茶叶、茶熏腊肉、老品种黄豆等特色农产品打造专属电商专营店,逐步形成品类齐全、特色鲜明的农产品专营店体系,最终打造成为完善且具有高销量的特色农特产品电商集散中心。通过统一包装设计、强化品牌宣传和严格质量管控,持续提升铜钱农特产品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新媒体直播不仅解决农特产品销售难题,更点亮农村发展新希望,未来,铜钱镇将持续深耕产业品质、打造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深化政企合作构建长效机制。将直播助农与乡村旅游深度结合,探索“线上引流、线下体验”新模式,让更多游客走进铜钱,感受乡村的美丽风光与独特文化,购买到正宗的农特产品,实现农文旅协同发展。
从大山深处到云端市场,铜钱镇的实践是一条特色农产品借助数字浪潮成功突围的创新路径,更是乡村在时代浪潮中主动转型的生动写照。当干部群众手持“新农具”,耕耘“新农活”,深山好物借由电波抵达远方,乡村振兴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正书写着更富生命力的崭新篇章!(康县铜钱镇政府:雍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