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灯点亮山乡路:记湖南隆回二中支教老师贺美玲的教育修行

发布时间:2025-08-11 11:00: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湖南省隆回县荷香桥镇中学的晨读声中,总有一个身影在教室间穿梭停留,轻声指点,温和鼓励。她是贺美玲,自2023年秋从隆回二中奔赴这所乡村中学支教起,便以心为灯,在这片需要更多光亮的教育田野上,开启了一场静水流深却又意义非凡的“温柔修行”。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看见每一颗星辰的光芒

面对乡村学生基础差异大、动力不足的普遍难题,贺美玲没有抱怨,而是俯身观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星辰,关键在于找到点亮他们的方式。306班的罗曦妍声音清亮、台风自然,贺老师便为她量身打造展示平台,从班级主持到各级演讲比赛,精心雕琢。当罗曦妍捧回奖状为校争光时,自信的光彩照亮了整个班级。

对于学优生如宋晓燕、禹明,贺老师“逼”他们跳出课本,广泛阅读、勤于写作、勇于表达,为他们勾勒更辽阔的知识版图。而面对“问题学生”吴同学,贺老师选择了信任与托付。“给你一个重要任务——当老师的语文小助手!”一句看似普通的安排,却让这个课堂散漫、常被投诉的男孩神态专注起来。他一丝不苟地开关电脑、播放课件,每一次尽责,都换来贺老师真诚的肯定。细心的贺老师还发现了他朗读的潜质,一点点引导,一句句鼓励。最终,这个曾被家庭变故伤透心的男孩,竟在演讲比赛场上斩获一等奖。他在作文中动情地写下:“贺老师像妈妈,她的鼓励是一束光,照进我阴暗的心,让我这曾经的‘学渣’找到了奔跑的方向。”

从“练字”到“炼心”:温柔托举坠落的身影

对那些被远远甩在后面的学生,贺美玲的字典里没有放弃。班上有位学生,七门功课总分仅数十分,迷茫而自卑。贺老师没有要求他立刻跟上课堂,而是轻声说:“我们从练字开始吧,写工整就好。”一行行汉字在笔下日渐清晰,一个个微小目标在纸上悄然达成。看着自己的字从歪扭变得端正,那孩子眼里熄灭的光被重新点燃——字迹工整了,腰杆也挺直了,成绩也神奇地爬升了。贺老师深知,重塑自信,往往始于一个他能踮脚够到的起点。

抵御“指尖诱惑”:用书香与汗水唤醒沉迷的心灵

荷香桥中学留守儿童众多,缺乏监管的手机游戏成了吞噬学业的黑洞。每到周一,总见不少学生顶着黑眼圈,课堂呵欠连天。贺美玲忧心如焚。她开出的“药方”是运动、劳动和阅读。她鼓励学生课后打球、帮做家务,把精力从虚拟世界拉回生活本身。她更精心推荐好书,《论语》的智慧、《平凡的世界》的坚韧、《成为学习的高手》的方法,并组织读书会,引导大家交流心得。

一位曾经沉溺游戏难以自拔的尖子生,在读完《平凡的世界》后,于作文中写下震撼人心的领悟:“贺老师让我遇见了孙少平。他那么苦都在拼命向前奔跑,我怎么能躲在游戏里当逃兵?手机里的世界再绚烂,也抵不过真实人生的精彩!”贺老师还善于发现孩子现实中的闪光点去引导。一名因家庭矛盾而逃向游戏的学生,假期在饭店打工端盘子赚了辛苦钱。贺老师抓住契机大力赞扬:“能吃苦、会做事,了不起!但你想过吗?管理好一家饭店,更需要知识和能力啊!”这番肯定与引导,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重新审视未来的门。他开始认真听课,积极思考,眼神里有了目标。

静待花开:耕耘者的信念

在乡村教育的土壤上深耕,贺美玲深知改变之难、振兴之艰。习惯的矫正、兴趣的培养、视野的开阔,每一项都非一日之功。但她始终怀抱信念:教育如同点亮一盏灯,温暖一颗心,唤醒一个灵魂,然后静待其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的过程。她不追求立竿见影的蜕变,只在意每一次微小的进步,每一个心灵被触动的瞬间。

荷香桥镇的田野间,贺美玲老师的脚步坚定而温柔。她以知识为犁,以爱心为种,在这片充满希望也布满荆棘的土地上,日复一日地践行着她平凡而伟大的教育修行。她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如涓涓细流,滋养着乡村少年们的心田,也照亮了乡村教育前行的漫漫长路——一束微光,终能点燃一片星火;一点坚持,终将汇聚磅礴力量。 (范英玉)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