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千面:重庆民警鲁八林的“生态守护者”人生

发布时间:2025-08-12 14:27: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在莽莽林海的深处,在生态安全的最前沿,重庆公安民警鲁八林的名字,是伸向破坏森林资源犯罪黑手的一道无形利剑,是守护万顷绿色宝藏的坚实屏障。在缙云山这片绿海深处,他默默耕耘20余载,扮演着多重角色,用责任和智慧织就一张守护森林资源的无形之网。

枝叶关情:犯罪线索的“瞭望哨”

鲁八林的工作职责之一,是全市涉林违法犯罪举报和信访的“第一响应人”,这份工作考验着将矛盾化解于萌芽,将犯罪扼杀于未然的耐心、智慧与雷霆手段。

一个深夜,刺耳的电话铃声划破寂静,来自南川的举报电话称有人非法采伐楠木古树并出售到四川。高度的职业敏感让鲁八林瞬间绷紧神经,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将线索转交侦办部门进行核查。历经案侦部门两个多月昼夜鏖战,一个长期盘踞南川区、疯狂盗伐吞噬珍贵林木资源的犯罪毒瘤被彻底铲除。11名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4株承载着数百年风雨的挂牌古楠木(其中两株树龄逾400载)得以重获安宁。“每一条举报,都可能是守护森林的关键一击。早一分钟反应,就多一分保住一片森林的希望。”鲁八林深知,他守护的不仅是电话线的畅通,更是森林资源安全的生命线。

缙云山村民怒气冲冲找到鲁八林,指认有人偷砍了他们集体的几棵树。鲁八林顶着烈日,翻过几道山梁,走访多位老村民,最终查明是地界多年模糊产生的误会。他没有简单执法,而是把大家请到办公室,摊开老地图,讲清法理人情,一点点梳理边界脉络。汗水浸透了他的警服,但当他看到双方最终握手言和,那份欣慰替代了疲惫。鲁八林说,“涉林的矛盾,往往连着乡亲们的心结。处理好了,林就安宁,人心也顺了。”

春风化雨:行走山间的“生态讲师”

守护森林,不仅要打击破坏,更要播种保护的种子。鲁八林主动承担起“生态安全宣传员”的重任,将绿色的理念播撒进千家万户。

他积极响应林业野生动物保护部门号召,将法治宣传延伸至最前沿——野生动物养殖场、农家乐、农村留守家庭,处处留下他“全覆盖、多频次、无遗漏”的坚实足迹,千张警示标语在他手中张贴。他将枯燥的法条转化为乡亲们听得懂、记得住的“土话”,用通俗易懂的方言讲解盗伐盗猎的法律后果,将生态安全的意识,如春风细雨般,浸润到每个人的心田。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浩瀚林原里,他是永不停歇的“移动课堂”。一年365天,7500多亩山林的沟沟坎坎,他用双脚反复丈量。面对群众,他是苦口婆心的“宣讲员”,倡导文明祭祀、安全用火,3000余人次在他的劝导中筑牢防火意识;面对隐患,他是铁面无私的“守护者”,200余起违章吸烟行为被他及时制止,将风险扼杀于萌芽。

法治经纬:执法一线的“护林匠人”

在筑牢林业法治根基的征程上,鲁八林不仅是绿水青山的守护者,更是制度创新的奉献者。

面对林业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实践难题,他勇挑重担,参与起草《重庆市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及《关于强化林业领域行刑衔接工作的意见》。这两份凝聚智慧与担当的重要文件,深化了行刑衔接机制建设,特别是有效破解了长期困扰基层的涉案物品“处置难、认定难、争议处置难”三大顽疾,为精准高效打击破坏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铺设了坚实的制度轨道。

心系基层执法实践,他更是倾注心血,化身“法治工匠”。为解决一线办案困惑,他牵头组织编写了十万余字的环资侦警种管辖案件指引。这份沉甸甸的指引,不仅清晰界定了案件性质,精准阐释了犯罪构成,更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将法律之刚性、情理之温度、生态之价值融为一体。

火场淬炼:林海深处的“逆行者”

从警二十余载,每当盛夏骄阳炙烤大地,鲁八林的身影总是如磐石般扎根在防火最前沿。他用身躯筑起一道移动的“防火长城”,将隐患扼杀于未然。

当缙云山九峰保护站急促的报警声划破山林宁静。缙云村农家乐附近突发因电线短路引发的森林火情,鲁八林闻令即动!他迅即汇同缙云山管理局应急值守精锐力量,如离弦之箭直扑火场一线。抵达现场后,面对升腾的浓烟与跳跃的火舌,他临危不乱,果断协同闻讯赶来的附近村民,迅速筑起一道众志成城的“扑救长城”。专业力量与民间力量在他的有效组织下拧成一股绳,扑打、隔离、清理……正是这快速响应、高效协同、英勇奋战,将一场威胁生态安全的林火,坚决扼杀在了初起阶段。

当2022年那场肆虐缙云山的滔天山火撕裂长空,鲁八林不眠不休,钉在火线最前沿。他不仅是火场上的“公安尖兵”,更是生命线上的“保障枢纽”,五天六夜,他亲手救助火场被困群众3人,安全转运人员超过100人次。那在浓烟与热浪中穿梭的身影,是绝望中最温暖的光亮。

青山作证:无声坚守的力量

鲁八林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战鼓雷鸣,没有枪林弹雨的生死追逐,有的是无数次踏破山路的巡查,是无数次苦口婆心的劝解,是无数次挑灯夜战的案卷整理,是无数次为协调各方而打出的电话、奔走的身影。他的办公室,常常在深夜还亮着灯;他的手机,为山林和群众24小时开机。缙云山的一草一木,见证了他从青丝到渐生的华发;崎岖的山道上,刻印着他年复一年坚实而执着的足迹。

这日复一日的坚守,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质朴也最深刻的践行。他像一棵深深扎根于缙云山的树,根系牢牢抓住土壤,枝叶默默守护着这一方苍翠。他的忠诚,不是挂在嘴边的誓言,而是融入每一次耐心的接访、每一次真诚的宣讲、每一次高效的协调之中,最终化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的磅礴伟力。(重庆市公安局环保总队)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