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路明灯照前路,“碱”持数据觅新苗

发布时间:2025-08-13 10:19:5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肩负着这份时代重任,珠海科技学院新芯之火突击队深入阳江市溪头镇,将课堂所学融入广袤乡野,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继首日盐碱地初探、政校共商后,突击队步履不停。第三、四天,我们带着问题意识,既仰望“标杆”取真经,更俯身田间听民声,同时精准把脉盐碱地“痛点”,开启一场“经验+数据”双轮驱动的科研实践。

问计田畴

强国强农,需要汲取最接地气的智慧。为积极寻求盐碱地治理的“他山之石”,突击队专程走进溪头镇示范村,这里并非盐碱地,而是孕育着希望的沃土。眼前,连片的水稻田生机盎然,金黄的稻穗在阳光下低垂,预示着丰收的喜悦。这就是健康农田应有的模样,是我们治理盐碱地追求的“标杆”状态。队员们踏入田埂,不仅细致观察水稻长势、根系发育,采集土壤样本作对比基准,更将身影融入这片丰收图景——镜头定格下我们与当地经验丰富的老农深入交流的生动画面。

队员们围在老农身边,虚心请教高产稳产的经验,特别是如何应对沿海地区常见的涝害和士壤管理问题。老农指着田垄边的沟渠,分享着世代积累的排水、选种和施肥心得,朴实的语言里满是智慧。这些面对面的交谈、心贴心的沟通,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治理盐碱地的宝贵经验,不仅藏在文献里,更蕴藏在长期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心中。示范村的“标杆”田块与村民的“土”经验,共同为我们改良盐碱地点亮了前行的明灯。

精测盐碱

强国强农,必须科学施策,精准发力。带着从示范田和村民交流中获得的启示,突击队第四天重返攻坚一线——高潮村盐碱地。目标清晰:用科技手段,为这片“受伤”的土地做一次精准的“体检”!烈日下,队员们严格按照规范,在选定的不同盐碱化梯度区域(远海地、中间地、近海地)展开地毯式土壤监测,核心锁定pH值与含盐量关键指标。汗水浸湿衣衫,仪器读数跳动。队员们专注记录的的身影,也被镜头一一捕捉。这些数据是后续筛选“对症”作物、设计改良方案的硬核基石,也是我们响应“科技赋能农业”号召迈出的扎实一步。

步履不停

从生机勃勃的“标杆田”汲取智慧,到盐碱之地精准“把脉”获取关键数据。新芯之火突击队的足迹深深印在溪头镇的田野上。我们深知,“强国必先强农”不是口号,而是脚踩泥士、倾听民声、用数据说话的扎实行动。这份承载着乡土期盼与科学严谨的“土地病历”,将成为我们后续探寻盐碱地“金种子”、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起点。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青春智慧,我们,步履不停,笃定前行!(珠海科技学院新芯之火突击队)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