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不语,默守耕耘

发布时间:2025-08-13 10:19: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这是邹欣颖老师从教以来的真实写照,也是她一直以来的执着追求。2013年 9月,20岁的邹欣颖通过隆回县教育局教师招聘,如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教 11年来,她始终手捧爱心,怀着对教育事业的追求,坚守在教学一线。

从距隆回县城 86公里的偏远村小,到乡镇小学,再到县城,岗位虽不断变化,但邹欣颖老师始终谨记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她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潜心钻研教材和课程标准,探寻恰当教学方法。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交流听课活动,博采众长,还通过网络聆听专家讲座,将先进理念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形成了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

邹欣颖老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讲台上的她从容自信、入情入境,课堂安静有序。她善于鼓励赞美学生,用眼神、微笑等给予鼓舞,让课堂充满活力。作文课上,她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表达兴趣;重视阅读,通过为学生读书、一起看书、奖励书籍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她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反馈。

班上有不少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内心孤独,情感需求常被忽视。邹老师为此发起了“漂流日记”活动。她精心挑选了几本封面绘着温馨图案的日记本,告诉同学们可以在上面记录生活趣事、对父母的思念、学习烦恼或梦想。

每一本“漂流日记”交回时,邹老师都会认真阅读。有个叫晓妍的女孩,父母在远方城市打工,很少有时间和她视频通话。她在日记里写道:“今天学校开亲子运动会,我看到别的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好开心。可我只能一个人站在旁边看着,我好想我的爸爸妈妈,我努力考了好成绩,他们都没来得及表扬我。”邹老师看到这些文字,心里一阵发酸。

第二天放学后,邹老师把晓妍带到办公室,轻轻抱住她,温柔地说:“晓妍,老师知道你很想爸爸妈妈,他们也一定很想你。你考了好成绩,老师为你骄傲!以后要是心里难受,就和老师说,老师一直都在。”晓妍靠在邹老师怀里,忍不住哭了起来。

此后,邹老师经常找晓妍聊天,了解她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还帮晓妍和父母约定了固定的视频通话时间,让他们能有更多交流。在邹老师的关心下,晓妍变得越来越开朗,笑容也多了起来。“漂流日记”成了邹老师走进留守儿童内心的桥梁,给予他们温暖与关爱。

还有一次,班上的明浩同学因家庭突发变故,情绪低落,成绩下滑严重。邹欣颖老师发现后,多次利用课余时间陪他聊天,耐心倾听他的痛苦和迷茫,给予安慰和鼓励。课后,邹老师会带他去操场散心,让他暂时忘却烦恼。在学习上,邹老师为他制定专门的辅导计划,利用午休和放学后的时间为他补习功课。在邹老师的悉心关怀下,明浩逐渐走出阴霾,学习成绩也稳步提高。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邹欣颖老师追求卓越,不断进步。她撰写的论文多次获奖,工作中也收获诸多荣誉,还指导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她关心青年教师成长,无私分享经验,助力他们在教学竞赛中获奖。

作为县级语文骨干教师,邹欣颖老师用满腔热情对待教育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提升自身素质。在平凡的岁月里,她默默耕耘,书写着无悔的教育人生。(李栋涛)

查看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