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方向盘到民情本 一位老兵用38年光阴诠释什么是‘永不褪色’
发布时间:2025-08-13 16:22:5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梅城镇的乡间小路上,一个身着藏蓝警服的身影经常出现,他步伐稳健,边走边和早起的村民打着招呼,时而驻足询问独居老人的近况,时而低头记录出租屋的动态信息。他就是沈卫东——这位1968年出生的老民警,用38年的光阴,在军绿与藏蓝的交替中,书写了一份关于忠诚、坚守与传承的人生答卷。
沈卫东,男,1968年10月出生,1986年10月入伍,2006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梅城派出所社区警务队民警。部队工作期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公安工作期间多次荣获个人嘉奖、优秀公务员。
军营熔炉:从普通一兵到优秀教导员的淬炼之路
1986年10月,18岁的沈卫东带着农家子弟的质朴,踏入海军37602部队的营门。彼时的他,或许未曾想过,自己会在军营里扎根20年,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带兵百人的政治教导员。
新兵时期的沈卫东,被分配到司令部车队当驾驶员。握紧方向盘的同时,他也在心里握紧了人生的“方向盘”——训练场上,他总是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任务途中,他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从未发生过一次安全事故。凭借出色的表现,他被推荐进入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深造。学成归来后,从排长到指导员,从干事到教导员,岗位在变,不变的是他对“责任”二字的坚守。
在海军92910部队司令部气象台任政治教导员期间,他既是官兵思想的“引路人”,也是生活里的“老大哥”。战士训练压力大,他主动谈心疏导;连队任务重,他带头加班加点。凭借扎实的工作作风,他先后多次被评为“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战友们记得,他常说:“军人的忠诚,不在口号里,在每一次站岗放哨的坚守里,在每一次完成任务的责任里。”
高墙坚守:用法治与温度点亮迷途心灵的“摆渡人”
2006年12月,脱下军装换上警服的沈卫东,转业进入建德市看守所。从带兵的教导员到监管民警,角色变了,但他“守护”的初心从未改变——只不过,这次他要守护的是监所的安全,是高墙内那些迷途灵魂的救赎。
初到看守所,他主动申请到最基础的管教岗位。面对形形色色的在押人员,他坚持“管理+教育+感化”的工作理念:日常执法中,他严格审查每一份法律文书,把好每一个安全关口;教育转化时,他既是“普法员”,也是“心理师”。他常说:“在押人员也是人,要让他们从心底里认识错误,才能真正改过自新。”
沈卫东管教期间,有位因家庭矛盾冲动犯罪的在押人员,起初拒不配合管理,沈卫东连续三个月找他谈心,从家庭责任聊到人生价值,最终让对方流着泪说:“我出去后一定好好做人。”
为了提升教育效果,他主动引入社会力量——邀请心理咨询师为情绪不稳定的在押人员疏导心理,联系法律工作者为不懂法的在押人员讲解法规。在他的努力下,累计开展法制专题教育2000余场,覆盖在押人员10000余人次,联合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等社会力量精准教育转化80余次,成功让20余名重点在押人员放下抵触情绪,主动配合案件侦破。他撰写的关于在拘人员教育转化和所内开展矛盾纠纷调解的调研文章,因紧密结合基层实际、对策可行性强,获得公安部领导的肯定批示。
社区深耕:把“民情地图”刻进心中的“平安守护者”
2021年9月,因工作需要,沈卫东调任梅城派出所。从高墙内的监管岗位,到直面群众的社区警务,他又一次完成角色转换——这次,他的“战场”是4个村庄、10余家企业,是独居老人的床头,是矛盾纠纷的现场。
“不熟悉防区,就不算合格的社区民警。”于是,洋尾防区的乡间小路上,多了一个带着笔记本走访的身影。哪家有独居老人需要定期上门,哪户出租屋人员流动频繁,哪个企业存在安全隐患……他都清清楚楚。
社区工作琐碎,却件件连着民心。防区内曾因邻里纠纷引发多起矛盾,沈卫东坚持“矛盾不过夜”,每起警情都跟进回访。有次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差点动手,他联合村社干部、调解员连续三天上门调解,最终让双方握手言和。针对征兵政审工作,他严格把关,四年来完成军队征兵、军校生、士官生等各类政审200余人次,协助其他单位函调40余份,始终保持零差错记录。
从军营到警营,从驾驶员到教导员,从监管民警到社区片警,沈卫东的身份在变,岗位在变,但“忠诚”二字始终是他生命的底色。
有人问他:“干了这么多年,有没有觉得累?”他总是笑笑:“和盖起章那样的老前辈比,我做的还远远不够。”他口中的盖起章,是那位身患肝癌仍坚持工作的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和盖起章一样,沈卫东也常说:“组织把我放在这个岗位,我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2025年,沈卫东荣获“杭州市公安局优秀军转民警”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38年坚守的肯定,更是对一位老兵、一位老党员、一位老民警的致敬——他用行动证明:军绿刻进骨血的忠诚,融进藏蓝的生命后,会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芒。
晨光里,沈卫东的身影又消失在洋尾防区的乡间小路上。那抹藏蓝,与远处的青山绿水融为一体,却永远印在群众的心里——那是守护的颜色,是忠诚的颜色,是永不褪色的颜色。
(浙江省建德市公安局:谢苗苗、供稿:黄顺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