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要抓住独特优势的“牛鼻子”
发布时间:2025-08-13 16:22:5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我国是农业大国,发展乡村旅游前景广阔。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指出发展乡村旅游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鼓励各地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绿色生态资源、民族特色文化等独特优势,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广大基层干部要立足本地实际,抓住独特优势的“牛鼻子”发展乡村旅游,在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民族特色等资源禀赋上做好“文化养心、生态养身、特色养眼”文章,带给游客多维身心愉悦的体验,推动走深走实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之路。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让游客在滋养心灵中产生情感共鸣。红色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革命先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和革命精神。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要深入挖掘、充分利用这些红色文化资源,让游客在游览中了解历史、缅怀先烈,从而滋养心灵,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一方面,要加强对红色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和修缮,使其保持真实性和完整性。比如湖南汝城县沙洲村,依托“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徐解秀故居等红色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还原了当年红军长征时的场景,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那段艰苦卓绝又充满温情的历史;另一方面,创新红色文化的展示和传播方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陈列展览,还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多媒体展示、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打造沉浸式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同时结合红色故事,开发红色主题演艺节目,以生动的表演形式将红色文化展现给游客,使游客在欣赏节目的同时,深刻领悟红色文化的内涵。
开发绿色生态资源,让游客在养身健体中获得满意体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养生和健体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绿色生态乡村旅游正成为一种时尚潮流。乡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清新的空气、优美的田园风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都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绿色宝藏。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乡村的山水资源,开发徒步、骑行、登山、露营等户外运动项目,让游客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锻炼身体、放松心情。例如浙江的莫干山,凭借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进行徒步和骑行活动,不仅欣赏到了美景,还达到了健身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结合乡村的农业资源,开展农事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蔬菜,种植农作物等,让游客亲身体验农耕的乐趣,了解农业生产知识,同时品尝到新鲜、绿色的农产品,享受健康的美食。同时,一些乡村还可以利用当地的温泉、森林等资源,开发温泉疗养、森林康养等项目,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养身健体服务,满足游客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打造民族特色文化,让游客在养眼怡情中收获文化享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拥有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所在。一方面,要注重挖掘和展示各民族的特色文化,让游客领略到不同民族的风情和魅力,获得独特的文化享受。例如云南腾冲市清水镇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司莫拉”在佤语中意为“幸福的地方”,该村依托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佤族文化优势,打造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游客可以走进村子,欣赏佤族传统建筑,品尝佤族美食,参与佤族传统的木鼓歌舞表演,体验大米粑粑制作技艺等,感受浓郁的佤族风情;另一方面,还可以举办民族文化节、民俗展览等活动,集中展示民族服饰、手工艺品、传统技艺等,让游客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和价值。通过打造民族特色文化旅游项目,不仅能够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还能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四川省高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曾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