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圈”协同赋能 激活服务区域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08-14 10:52: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服务区域发展创新实践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是党和国家赋予职业教育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以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为统领,紧扣区域产业布局与职教发展要求,聚焦“四圈”同心发力,抢抓职教改革“新机遇”、踏上科技创新“新赛道”、跑出转化“加速度”,成为产教融合策源地、科技强国建设排头兵、惠企兴农动力源。
构建校地互融“生态圈”,助推产教融合迸发“新动能”
适配区域战略规划,高效推进产教融合“四联”共育。组织“联建”架桥梁。加强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的深度合作,持续打造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资源“联享”促发展。与淮安市洪泽区政府深化洪泽湖产业学院建设、与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巩固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共建、与高新区共建国家级食品研发检测中心,加快智力成果转化,打通技术创新、成果转移链条。人才“联育”添活力。引入优质企业资源支持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现理论和实践无缝衔接。项目“联动”促攻坚。大力推动专业发展与创新创业教育互融,培养学生解决行业企业面临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学校已成为创新现代职教体系的引领校,构建了以“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群”为核心,“药品生产专业群”和“健康医学专业群”为两翼,“智能制造专业群”“人工智能专业群”“数字营销专业群”为支撑的“一核两翼三支撑”专业集群。在“金平果”中国高职院校分专业类竞争力排行榜中,食品与粮食大类位列全国第一、生物医药类位列全国第二。
营造专精特新“产业圈”,打造服务区域发展“孵化器”
突出行业创新引领,携手推进“两翼”建设。紧贴产业脉搏,优化“以岗定课,以课促训,以训获证,持证上岗”的专业群建设机制,创新形成“四位一体、三层联动、三共三体”的“433”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扭转产教融合从“一头热”变为“两头甜”。激活中国食品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内生动力,组建“五金”建设联盟,重构专业课程教学与培训体系,使人才培养更贴合岗位要求,缩短专业到产业、学位到岗位的距离,实现教育教学与行业需求的深度融合。学校已成为共筑“一体两翼”的典范校。通过构建“平台-团队-功能-成效”联动模式,加快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开设的41个专业中,17个专业对接医药工业、医疗装备等国家重点产业链;32个专业对接新型食品、生物医药、新兴数字产业等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中的先进制造业集群;41个专业对接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江苏省“十四五”现代服务业。学校入选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竞争力50强。
培育高端就业“岗位圈”,做深做细服务企业“大文章”
契合企业转型升级,“四区”引领精准施教。学校找准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坐标,为食药等产业“量产”更多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造就未来大国工匠。建设产教供需对接“前沿区”。形成人才、技术供需清单,创新新型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锻造企业迭代升级“示范区”。联合今世缘等企业打造食品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企业投入资金升级食品智能制造孪生仿真基地;打造人才培养“先行区”。与淮扬菜集团深化产业学院升级,培养淮扬菜“新传承人”;搭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区”。做强生物制药现场工程师学院,培养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劳动者。学校已成为多方共育能工巧匠的卓越校,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52%,五年内提升8.81%。近年来,200多名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奖。学校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生荣获全国基层就业卓越奖。
打造便民利企“服务圈”,携手铺就科技供需“快车道”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校与中粮集团、江苏康缘药业等头部企业共建成果转化共享平台,实现需求侧与供给侧的精准匹配。联合淮扬菜集团研制《中国淮扬菜通用规范》等地方标准6项、《盱眙龙虾(熟制)》等行业标准14项、《醇厚型白酒(高度)》等企业标准12项,全面赋能食品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面向苏北地区村镇,组建科技助农团队,开展“田间课堂”“大棚课堂”,培养“懂政策、会技术、能致富”的高素质农民。落实“东西协作”战略,与陕西镇坪县共建科技成果孵化园,开展“一院一乡镇”精准帮扶。学校已成为聚力“惠企兴农”的样板校。起草淮安市“十四五”食品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打造“有山有水的盱眙,有滋有味的龙虾”等文化品牌5个,为擦亮“世界美食之都”名片展现学校“食”力。《江苏省预制菜高质量发展》决策咨询报告获江苏省领导肯定性批示。学校入选教育部第八届高校精准帮扶典型项目,全国高职院校唯一。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翟玮玮、郑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