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教育廿八载深耕数学育桃李
发布时间:2025-08-14 10:52: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李莉,女,1979年9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自1997年7月踏上三尺讲台至今,我已在教育这片沃土上辛勤耕耘了二十八个春秋。二十八年来,我始终坚守在娄底市星星实验学校的教学一线,2023年9月至2024年7月,我响应国家号召,前往新化县洋溪镇中心小学支教,那段时光让我对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这二十八年里,有过为学生进步而欣喜的瞬间,也有过为教学难题而苦恼的时刻,但更多的是在领导的关怀与同事的支持下,不断成长、收获满满的充实。这些年,我先后胜任了班主任、两个班级的数学教师、年级备课组长三种角色,每一种角色都让我对教育有了不同的理解,也让我在教育之路上稳步前行。
一、师德为本,恪守教育初心,用爱与责任护航成长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拥有高尚的师德。我出生于一个教师世家,受家庭的熏陶,自幼对“教师”这一职业心驰神往。1997年8月,我如愿以偿地走上了三尺讲台。这是教育的根基。我以“四有”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使命,坚守教育初心,用爱与责任陪伴每一位学生成长。
自2003年至今,我担任班主任已有2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我深知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引导者,更是他们生活中的守护者、成长中的引路人。我所带的班级,始终洋溢着温暖、和谐、向上的氛围。记得1608班刚组建时,班级里有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还经常惹是生非,让其他同学和家长颇有微词。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简单地批评指责,而是逐一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和内心想法。其中一个叫蒋佳祥的学生,父母离异后跟着外婆生活,外婆年纪大了,管不住他,他便用调皮捣蛋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了解到这些后,我经常找他谈心,在生活上关心他,给他买学习用品,在学习上鼓励他,发现他的闪光点就及时表扬。渐渐地,佳祥他变了,上课认真了,课后也能和同学们友好相处了。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如“学雷锋志愿服务”“班级文化建设大赛”等。在这些活动中,同学们相互协作、共同进步,班级凝聚力不断增强。2019年,1608班凭借优异的表现获得市级“雷锋中队”称号,这是对我们整个班级的肯定,也是对我班主任工作的最大鼓舞。
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收获了诸多荣誉,9次获得“优秀德育工作者”,3次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2次获得“优秀班主任”和“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但对我而言,最大的荣誉不是这些奖状和证书,而是看到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人。
二、深耕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用智慧与汗水浇灌硕果
教学是教师的立身之本,二十八年来,我始终深耕数学教学一线,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
(一)教学实绩显著,见证学生成长
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他们才能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去。为此,我在课堂上引入生活中的数学案例,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比如在讲解百分数时,我会结合商场打折、银行利率等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近五年,我所任教班级的数学成绩在全校始终名列前茅。获全校第一名5次,一等奖3次,第二名4次,二等奖3次,第三名7次。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学生们的努力,也离不开我对教学的精益求精。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类数学竞赛活动。15次获得校级“数学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指导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竞赛,也是我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耐心指导学生查阅资料、整理思路,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难题。学生鲁睿雅语文功底扎实,对写作感兴趣,我便鼓励她深入研究,指导她撰写了论文《幸福的明天在向我们招手》,这篇征文最终获市级一等奖。学生颜悠然英语学习上很有天赋,我针对性地对她进行辅导,帮助她从看绘本口练口语,习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在"21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她凭借扎实的功底和出色的发挥获得省级二等奖。此外,在市级三独比赛中,我也2次获得“优秀指导老师奖”。
(二)教研成果丰硕,提升专业素养
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积极投身教研工作。我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研究,才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2013-2014年,我有幸被邀请成为省名师潘绍春名师工作室骨干。在工作室里,我与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教师交流学习,参与了多项教研课题的研究,拓宽了自己的教学视野。
在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总结经验,撰写教学论文。我结合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实践,撰写了《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文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提升数学教学效果,这篇论文获国家级一等奖。我还针对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撰写了《数形结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探讨了如何通过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解题能力,该论文也获国家级一等奖。
2023年,我被评为市直骨干教师,这是对我专业能力的肯定,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进。2021年,在“集体备课大赛”中,我和年级组的同事们一起,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最终凭借扎实的备课成果获得省级一等奖。此外,我还5次获得教研积极分子,3次被评为优秀教学常规工作者,11次获得优秀教案,3次获得优秀评语,2次获得优秀作业批改。这些荣誉既是对我过去工作的认可,也是我未来继续努力的动力。
三、示范引领,践行帮带责任,用经验与热情助力成长
作为一名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我深知自己肩负着示范引领、帮带新人的责任。我始终认为,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教师的传承与创新,只有帮助年轻教师成长,才能让教育事业充满活力。
我担任学校数学备课组长10年,在这期间,我始终以身作则,带领组员们积极开展备课活动。我们坚持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共同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制定教学计划。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我还鼓励组员们积极参与各类教学竞赛和教研活动,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组2次获得优秀备课组长称号,2次被评为优秀小团队。
任现职以来,我积极带领班级集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曾16次获得学校各种“优秀指导老师奖”。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中,我本人也积极参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获得一等奖9次、二等奖7次。
近5年,我参与校级公开课一次,授课内容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少先队课。在课前,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准备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堂上,我挖掘出不同孩子的潜力所在,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在演讲、主持、朗诵、现场提问等节目中熠熠生辉、游刃有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我还进行了一次校级精彩点评,针对其他教师的课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四、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素养,用坚持与探索完善自我
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我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心理学知识,考取了国家级“高级心理咨询师证”。在日常教学中,我运用心理学知识与学生沟通交流,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疏导。有一次,在当2021班主任时,学生周渝哲因为被任课老师批评而情绪低落,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在班级疯狂大叫,老师愈劝,他叫得愈大声。我发现后,多次找他谈心,用专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帮其调整心态,重拾信心。在我的不懈努力下,周渝哲逐渐走出了阴影,学习成绩也慢慢赶了上来。
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提升综合素养。每年我都积极参与学校的“元旦文艺汇演”活动,无论是唱歌、跳舞还是非洲鼓,我都勇于尝试。在活动中,我不仅放松了心情,还拉近了与其他同事之间的距离。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硬笔字、粉笔字、气排球活动,均获二等奖。参加娄底市教职工广播体操比赛,也让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和运动的快乐。
此外,我还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我参加了省级小学数学教学研讨会、市级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培训等,从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五、支教历程,收获别样成长,用奉献与担当诠释使命
2023年9月至2024年7月,我前往新化县洋溪镇中心小学支教。这所学校地处乡镇,教学条件相对简陋,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但这里的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淳朴的笑容,深深打动了我。
在支教期间,我担任当时最差班级的数学教师。由于当地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我便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耐心细致地为他们讲解每一个知识点。我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我则为他们拓展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当地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匮乏,便自费购买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种零食作为奖品。我还组织了数学兴趣小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通过趣味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学期下来,学生们的数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我被学校领导指名表扬。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感到无比欣慰。
除了教学工作,我还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为当地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我积极参与了当地教师上的数学示范课,与他们一起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办法。在我的带动下,当地教师的教研热情也日益高涨。
这段支教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公平与责任。虽然条件艰苦,但能为当地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支教生活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现在的工作岗位,激励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努力。
二十八载的教学生涯,如白驹过隙,但每一段经历都历历在目。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继续坚守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将来,我定当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培育更多的桃李,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娄底星星实验学校、撰稿: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