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需要的企业家精神思考
发布时间:2025-08-14 15:21: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路径。这一转型过程不仅涉及技术的革新,更对企业家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创新领航:突破传统枷锁
对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而言,机遇与困境并存。在转型征程中,国有企业面临诸多难题,如如何打破传统体制机制对创新的束缚,怎样在庞大复杂的组织架构下实现数字化技术的高效应用等。此时,创新精神成为破局关键。企业家需如破茧之蝶,挣脱传统思维束缚。国家电网在推进能源互联网建设过程中,企业领导者大胆创新,积极探索新技术在电网运营中的应用,创新电力服务模式,充分彰显了“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一理念。
二、担当为帆:勇扛转型重责
数字化转型的航道布满暗礁,大量资金、人力投入,却难测短期效益,恰似“雾中航行”。企业家的担当精神在此刻彰显价值,徐工集团董事长王民在转型的不确定性中坚定投入,以无畏勇气承担风险,引领徐工实现智能制造升级,让企业在行业竞争的波涛中稳立潮头,诠释着担当是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坚固船帆。
三、眼光如炬:洞察政策与市场风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数字化时代,政策导向与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国有企业的企业家必须具备敏锐的战略眼光,不仅要精准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更要深刻理解国家政策走向对企业的深远影响。中国移动前瞻性地洞察到5G技术在未来通信市场以及赋能其他行业的巨大潜力,积极响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提前布局5G网络建设与相关业务,提升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合作搭桥:凝聚协同力量
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内部多个部门、产业链上下游众多企业以及科研院校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国有企业的企业家要充分发挥合作精神,积极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实现高效协同。同时,强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此外,加强与科研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五、坚韧作锚:抵御转型风浪
转型之路绝非坦途,挫折与困境如影随形。此时,坚韧不拔的精神便是稳住企业的船锚。就像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失败才成功发明电灯,国有企业家在数字化转型中也会遭遇技术瓶颈无法突破、市场拓展受阻等难题。但只要秉持“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不轻易言弃,持续调整策略、改进方法,就能在一次次挫折中积累经验,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筑牢根基。
六、学习为翼:紧跟时代步伐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从云计算到人工智能,新应用不断涌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企业家的学习精神是助力企业翱翔的翅膀。海尔集团的企业家持续学习行业前沿知识,积极引入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理念与技术,打造海尔卡沃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带领海尔在数字化转型中不断创新,实现生产流程优化和产品智能化升级。只有保持开放的学习心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才能敏锐捕捉行业变化,引领国有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济南市“海右菁英培训工程”菁英一班北大国企班学员:张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