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绽放:乡村沃土上的最美育花人
发布时间:2025-08-14 15:21:0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于她而言,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亦是一场爱与被爱的修行。她相信每位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花朵,他们有独特的脾性,花期更是不尽相同。她,就是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的郭池兰老师,荣获“邵阳市优秀教师”“邵阳市最美乡村教师”“邵阳市最美德育工作者”等多项荣誉称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她,认识她。
师德高尚,身正为范
她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责任感强,具有很强的钻研和创新精神。工作任劳任怨,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她立三等功1次,9次获县人民政府嘉奖,2019年、2023年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分别在黄桥镇教师节表彰大会、师德师风培训大会作经验介绍。
2022年在黄桥镇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她把年仅5岁的女儿交给年迈的父母照顾,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不畏艰险、逆行而上,深入疫情封控区进行核酸信息录入、维持秩序、物资打包、疫情财物筹集等工作,用行动诠释了师之初心,是疫情期间的勇敢“逆行者”,被黄桥镇人民政府授予“师德楷模”荣誉称号。面对严峻的中小学生溺水现象,2023年在洞口县教育局的号召下,她主动担任洞口县“青春自护平安假期”防溺水公益讲师,深入洞口一中等十多所学校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知识宣讲,得到当地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她先后还获得黄桥镇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女工、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三八红旗手、最美德育工作者、宣传工作先进个人、防溺水工作先进个人、安全工作先进个人、资助工作先进个人,洞口县禁毒工作先进个人、洞口县普法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专注教学,业绩突出
良好的学科素养、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学科专业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她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了让学生学得更扎实、她深入研究教材,大量搜集资料,精心写好每一份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并虚心向同行请教。她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入情入景,她的课堂总能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兴趣,在她的课堂上,学生们畅所欲言,总是能碰撞出思想火花。因为学生的喜爱,家长的信任,以及她扎实的工作态度,她任教的学科在上级部门组织的质量监测中均名列前茅。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她多次被评为黄桥镇教育教学常规工作先进个人。为了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她十分重视和同行交流的机会,积极参加教学比武活动,在比武活动中逐渐完善、提升教学思维。2019年在洞口县数学教学比武中获得特等奖,2020年执教的数学课《分数与整数相乘》被评为洞口县示范课,2022年执教的课例《分数的基本性质》被评为邵阳市精品课,制作的防性侵课件获洞口县特等奖,报送的课例3次被评为县级优课,撰写的数学教学设计《简单的周期》荣获邵阳市一等奖,作业设计获邵阳市一等奖,2017、2022年参加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分别荣获二等奖、三等奖。
细心关爱,润物无声
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担任了20年班主任工作。作为班主任,她采取班主任正面引导、班干部间接管理的方式,始终把学生摆在第一位,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的成长进步当作自己每天快乐的源泉,像妈妈一般关心、爱护着每一位学生。
她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校园里经常能看到她匆忙的身影:她常常在课余时间为基础差的孩子们答疑解惑、查漏补缺;她坚持早到晚归,每天早上都是早早进入教室看班;卫生大扫除时,和学生一起收拾教室卫生,和办公老师们共同打扫。
她对好生不偏袒,对中等生多鼓励,对差生,多表扬少批评,及时向家长反馈他们的进步;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她采取开班会的形式,全体同学进行讨论,达到当事人反省,旁听人警醒的目的;对处于叛逆阶段的学生,她秉着负责的态度和严格的要求教育学生,用无尽的关怀与耐心去感染学生、用积极向上、永不言弃的激情去带动学生。当学生情绪不稳定、出现思想波动时,她会耐心倾听,帮助学生调整情绪,走出低谷;学生生病或受伤时,她会亲自带着学生去医院治疗。
在乡村学校,班上80%左右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每个留守儿童都渴望得到完整的爱,而她尤其关心留守儿童。面对留守儿童,她首先是一位母亲,其次是一名教师。她的抽屉是个百宝箱,常装着针线、感冒药、皮肤外用药。孩子们顽皮,常常撕破衣裤,此刻的她是妈妈,细细为他们缝好;雨天,孩子们的衣服鞋子打湿了,她用吹风一件件吹干;天气变化,不懂得适时增减衣物的孩子们常感冒,她又变成医生,为他们提供感冒冲剂……在细心呵护许许多多的留守儿童后,她从社会科学层面细致的研究了留守儿童的厌学现象,撰写了题为《浅谈留守儿童厌学现象》的论文,并获得湖南省二等奖。
在她的教育中,没有过多的说教,也很少批评和指责,她认为:理解和陪伴是成功教育的核心。她陪着孩子们阅读、写作,陪着孩子们跳绳、游戏,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她都是和孩子在一起的。她说,要想当好班主任,就必须懂孩子,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而陪伴,就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也是最直观的示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她与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有心事,也愿意与她交流。27年来,只要在学校遇上学生的生日,她总会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把最真诚、最温暖的祝福送给孩子。碰上端午、“六一”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她都会给每一个孩子送上各式各样的礼物,满满的仪式感带给孩子们的,是一份浓浓的爱,一种深深的情,一段幸福美好的童年记忆!
她的真心付出得到了孩子们的理解、信任、尊敬、爱戴,同时也得到家长、学校领导的肯定,她带的班级多次获得学校优秀班集体称号,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黄桥镇优秀班主任。三尺讲台,方寸之间,她时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爱心与责任、敬业与奉献,也为乡村孩子们托起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恪尽职守,工作扎实
“以仁爱之心教书,怀敬畏之心育人”这句话激励她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管理中创新,在和谐中育人。作为学校的德育主任,她工作务实,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校外实践活动:她带领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袁也烈故居,慰问黄桥镇敬老院老人,陪留守儿童过生日,组织学生拾稻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她用心、用情、用力为学校清廉建设出谋划策。为了让“以清为美,以廉为荣”的思想浸润全校师生的心中,她组织开展了廉洁为主题的征文比赛,书法比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写字比赛,讲故事比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在学校公众号开辟“童声说廉”栏目,学生每周讲一个廉洁故事,让廉洁之风向家庭和社会传递。
在她任职期间,学校获得了黄桥镇安全工作先进单位、洞口县最美校园、洞口县雷锋式中队、洞口县禁毒先进单位、邵阳市红领巾三星章集体、湖南省清廉学校样板校称号。
笔耕不辍,勤于教研
她勤于思考,勤于动笔,记录教育教学故事,分析得失,总结经验,她有10多篇论文获奖。其中:她撰写的论文《怎样指导小学生写好字》获湖南省一等奖,《浅谈农村留守儿童厌学现象》荣获湖南省二等奖,以排名第二身份参与的市级课题《农村小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结题,以排名第一参与的省级课题《农村小学美育与廉洁文化融合的实践性研究》已经开题、论证;编写的校本课程《廉洁文化进校园》获洞口县一等奖。
她还不断把自己的教学方法分享给年轻教师,让他们知道怎样真诚地跟孩子和家长沟通,使年轻教师在教育这块沃土上茁壮起来,她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她指导青年教师王焰参加数学课堂教学比武获邵阳市三等奖,指导张眯老师参加洞口县第二届青年教师数学课堂教学比武获县特等奖、指导肖汝烨老师参加体育教学比武获县二等奖。同时,她十分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活动。指导学生参加第44届科技创新大赛获洞口县特等奖、湖南省三等奖,指导学生参加湖南省征文比赛获“伯乐奖”。
芳华守初心,兰花自芬芳。二十七年的教育生涯,她坚守一颗爱心,拥有一份耐心,抱有一份细心,常守一颗初心,满怀进取之心,努力把自己成长为心中有梦想、眼中有光芒、腹中有诗书的好老师,成为乡村教育乐土上一朵高洁淡雅的兰花,用心耕耘,静待花开!(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刘晓玲)